1654年,顺治不顾群臣反对,废了皇后孟古青。孟古青被废后,回了蒙古娘家,谁知她已有身孕。她顺利诞下了龙裔,这时候的顺治后悔了,想着把龙裔接回来,但是老丈人直截了当的拒绝了。 顺治年间紫禁城出了件轰动朝野的大事,皇帝硬顶着满朝文武的反对,把刚娶进门没几年的蒙古皇后给废了。 这事儿还得从满蒙联姻的老规矩说起,当年清朝刚在中原站稳脚跟,北边蒙古各部落可都是惹不起的硬茬子。 孝庄太后娘家科尔沁部最是厉害,为了笼络住这些草原雄鹰,皇宫里隔三差五就得迎进蒙古贵女。 孟古青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的宫,她爹是科尔沁部亲王,姑姑是当朝太后,这身份搁谁眼里都是金凤凰。 可偏偏顺治皇帝打心眼里膈应这桩婚事,为啥呢?全怪那个死了还阴魂不散的摄政王多尔衮。 当年小皇帝刚登基,婚事全由这位十四叔做主,等顺治长到十四岁亲政,头件事就是把多尔衮的坟给刨了。新皇后偏是多尔衮生前定下的,这不明摆着往皇帝心口插刀子吗? 要说孟古青本人,那真是草原上养出来的烈性子,史书里说她"容止足称佳丽",长得绝对标致,可脾气比长相更扎眼。 进宫时陪嫁的箱笼里,金碗银筷玉枕头塞得满满当当,连喝水的杯子都得镶着红宝石。 有回御膳房按皇帝旨意缩减用度,给她上了套素银餐具,这姑奶奶当场掀了桌子,汤汤水水溅得满屋子都是。底下人吓得直哆嗦,连夜赶制了二十四件纯金器皿才把这事平了。 这皇后过日子讲究排场,管起人来更是威风八面,听说皇帝多看了哪个宫女两眼,转天那姑娘就被打发去刷马桶。 后宫嫔妃们见她跟见着活阎王似的,连生过皇子的董鄂氏都绕着道走。 最要命的是她老觉着自己娘家硬气,三天两头往蒙古捎信,把宫里那点破事添油加醋往外说。顺治本来就在跟蒙古王爷们较劲,这下更是火上浇油。 皇帝跟皇后较劲的档口,江南送来个懂琴棋书画的董鄂妃。这姑娘说话轻声细语,写字画画样样拿手,关键是懂得看皇帝脸色。 顺治在她那儿找回了当男人的尊严,对孟古青更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有回祭祀大典,皇后礼服上的东珠少了两颗,顺治当场发难,吓得礼部官员跪了一地。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蒙古那边传来的消息,科尔沁部老王爷借着女儿当皇后的光,在草原上搞土地兼并,这事儿捅到朝堂上让顺治脸上挂不住。 恰巧孟古青又在后宫闹腾,非要给自家兄弟讨个铁帽子王。皇帝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大笔一挥就把皇后给废了,诏书上明晃晃写着"奢侈无度、妒忌乱政"八个大字。 被贬为静妃的孟古青哪受得了这气,连夜收拾细软跑回蒙古老家。谁承想这节骨眼上她居然怀了龙种,等孩子呱呱落地,紫禁城那边又反悔了。 可科尔沁部这回硬气了,老王爷撂下狠话:"想要孩子?除非八旗铁骑踏平草原!"后来这事儿成了清宫秘闻,有人说那孩子长大后成了蒙古枭雄,也有人说早夭在塞外风雪里。 倒是董鄂妃趁势上位,可惜红颜薄命,没过几年就香消玉殒,留下个伤心的皇帝看破红尘要出家。 回头看看这场废后风波,表面上是小两口闹别扭,里子却是皇权和蒙古贵族的角力。 孟古青的骄纵固然可恨,但要不是多尔衮当年硬塞这桩婚事,也不至于闹到这般田地。 倒是苦了那些伺候人的宫女太监,帝后斗法他们遭殃,今天砸金碗明天撕绸缎,光是收拾残局就累折了腰。所以说这皇宫里的富贵荣华,看着光鲜,内里尽是说不出的苦楚。 信息来源:《顺治皇帝》
1654年,顺治不顾群臣反对,废了皇后孟古青。孟古青被废后,回了蒙古娘家,谁知她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4-18 15:16: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