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玻璃天气系统的精品设计拆解

程序员八哥 2025-04-18 16:18:55
今天我从空间结构、颜色情绪和细节打磨三个角度仔细拆解这个毛玻璃的风格设计,这种高级感是装不出来的,是一点一点堆出来的。 🍇 1️⃣ 空间:秩序感和呼吸感并存 整个界面没有冗余。每个模块都像积木一样,严丝合缝又不拥挤。左侧是功能导航,右侧是城市信息,核心区域则保留给了天气详情、图表、风速、紫外线等重点数据。 👉 每个模块都恰到好处地“留白”,不会压迫,也不会散乱。这种布局,是靠“栅格系统+组件等距”做出来的。建议产品和设计都多看这种结构,少写需求说“把图标放大点”🙃。 🍋 2️⃣ 色彩:低饱和紫+毛玻璃,稳了 整套界面的配色是以低饱和薰衣草紫为基底色,再加上玻璃拟态(Glassmorphism)的毛玻璃质感,轻盈、通透、不喧宾夺主。 毛玻璃背后有模糊和光感叠加,这种风格不适合用高饱和撞色,否则就会显得“黏腻”。这里的亮蓝、亮橙、浅灰,做得非常聪明:点亮信息,不打扰整体情绪。 而毛玻璃的边界、阴影、圆角,其实都是“看不见的美感”。阴影够浅、投得够柔,边框够轻,这种才是真正高质感的视觉系统。 🍵 3️⃣ 细节:能打动人的,不是主视觉,而是“顺手” 比如紫外线、风速、湿度这些图表,使用了环形表盘+分段色阶,一眼能读懂;比如城市天气预览卡片,有极小的 icon 动效设计,让这个页面即使不动,也像在轻轻呼吸。 包括模块之间的边界处理、文字和图标的关系,都拿捏得很稳,没有“设计师过度表现”的痕迹。真正的细节,是让你看不出来它用了力,但每个地方都刚刚好。 🍡 这类设计稿在我看来,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很现实的事:设计不是花哨,而是舒适;不是复杂,而是克制。 如果你是产品经理、设计师、或准备做一套SaaS系统,建议你认真临摹这张图,每一次重构的过程,都是认知升级的过程。 你可以不做毛玻璃风,但你得知道什么是“高端感”。

0 阅读:2
程序员八哥

程序员八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