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媒体的聚光灯都在关注特朗普的关税战之际,很少有人注意到他那个堪称是“草台班子”的内阁,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日前英媒《经济学人》杂志指出,尽管特朗普再度对中国发起了关税战,但美国对华鹰派政客正在从他的核心圈子中悄然失势。 《经济学人》所说的这一变化,是4月初特朗普根据极右翼网红劳拉·卢默的指控,解雇了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六名高级官员,包括长期参与制定印太战略的技术事务主管戴维·费斯,他们六人被劳拉·卢默控诉“不忠于总统”。 对华鹰派正在失去特朗普核心圈子的影响力 《经济学人》指出,这六名官员被认为是传统对华鹰派,他们被解雇意味着主张全面遏制中国的“主导权派”和“优先派”,正在被更倾向孤立主义的阵营边缘化。 这里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对华“主导权派”和“优先派”。按照美国的对外政策立场,现在共和党可以被划分出三个派系:战略克制派、主导权派和优先派。 顾名思义,战略克制派认为美国的资源是有限的,他们主张美国应专注于国内事务、减少对外国的承诺和干涉,并谨慎使用部署在海外的军事力量,避免被卷入战争中,比如2022年战略克制派议员曾阻止了拜登政府的一笔对乌军援; 主导权派是一帮美国霸权的原教旨主义者,他们主张美国应恢复对国际事务的干涉能力和主导地位,认为俄乌冲突是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所致,即这场失败的撤军向俄罗斯展示了美国的虚弱。 美国的政治派系就像他们的性别一样多 所以,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中东,亦或者在亚太地区,美国都需要保持强大的威慑态势——主导权派不接受“美国资源有限、无力维持全球地位”的观点,但承认美国需要欧洲和东亚的盟友来应对“挑战者”。 优先派是三个派系中对华态度最激进的,他们同样认为美国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要求美国应在对华问题上拿出美苏冷战时期的重视程度,抛弃乌克兰、欧洲甚至是中东等“不那么重要的利益”,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全力对抗中国。 而现如今《经济学人》却认为,尽管特朗普没有在贸易关税问题之外明确阐述他的对华政策,但白宫国安委员会的六名对华鹰派官员被解雇,预示着“决策权力重心正在向那些反对与中国进行战略对抗、主张关注内政问题的顾问派系倾斜”。 劳拉·卢默,一句话能让特朗普解雇6个官员 这起事件也意味着白宫那些顾问,很难再像特朗普第一届任期那样,悄悄地在美国对华政策上动手脚——英媒指出,今年2月美国国务院删除“不支持‘台独’”表述,可能并非出于特朗普的授意,而是白宫那些对华鹰派顾问私底下的小动作。 英媒认为,中国应该也注意到了特朗普内阁的这种变化。从过去几周的情况来看,特朗普的所有涉华言论都出自于他的个人冲动,这种情绪化冲动很快就会消退。 特朗普在冲动过后,该好好想想他的对华政策了 所以,如果特朗普真的希望寻求与中国妥协,那么向他提供意见参考、研判中方行动的顾问人选就变得至关重要。 毕竟在没有连贯战略的情况下与中国打关税战,已经让特朗普在危险的边缘反复试探,如果他还试图在安全领域方面表现出冒险主义倾向,比如在台湾问题上故意挑衅,那只会给美国带来灾难性后果。
关税战硝烟下,特朗普对内掀起“大清洗”,对华鹰派突遭边缘化
美利坚风云眼
2025-04-19 10:50:23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