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正在河边捕鱼的河北村民,突然发现一架战机径直朝他们撞来,不禁吓得愣在

蜀山史道 2025-04-19 17:46:09

1969年,正在河边捕鱼的河北村民,突然发现一架战机径直朝他们撞来,不禁吓得愣在当场,忘记了逃跑……

1969年4月17日中午12时18分,伴随着地面指挥员准许起飞的指令,一架歼-7战斗机呼啸着从河北某空军基地顺利起飞升空。

驾驶这架战机的是副团长陈福田,当时,这架歼-7刚刚出厂不久,为了尽快测试该类型战机性能,驾驶技术过硬的陈福田,奉命驾机开展适应性训练。

很快,陈福田就顺利抵达预定空域,当时的天气状况非常好,陈福田此前也多次驾驶过这架战机,总体来看,此次训练的压力并不大。

因此,陈福田在做了多个常规动作,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后,就向地面指挥员申请增加操作难度,以便测试这架战机在极限状态下的反应。

中午12时36分,在得到地面指挥员同意的指令后,正处于5000米左右高空的陈福田,立即推杆加力,打算完成一个急速上升并急转弯的高难度动作。

可随着陈福田推杆加力,战机向上冲了一下后,就突然抖动起来,随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一头朝地面栽去。

经验丰富的陈福田,自然知道是飞机的发动机出现了故障,想到这里,陈福田面色不禁凝重起来,因为对于飞行员来讲,遭遇发动机空中停车故障,绝对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而且,这架歼-7还非常特殊,它是一架单发战机,通俗来讲,就是只有一个发动机,如果故障无法排除的话,等待陈福田的大概率是弃机跳伞,甚至会机毁人亡。

陈福田连忙调整战机姿态,全力抬升机头,尽量让战机保持滑翔姿态,避免战机进入无法挽回的螺旋下坠状态。

同时,陈福田用最短的时间,连续做了两次重新点火的动作,可让人遗憾的是,两次点火均以失败告终,发动机始终没有任何反应。

而飞机此时已经下降到1500米高度,陈福田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第三次点火了,地面指挥员果断下令,指示陈福田立即弃机跳伞。

其实,陈福田也知道,此时跳伞是最正确的选择,可他舍不得这架战机,同时更舍不得这架战机上的数据。

如果他能把战机完好无损的带回去,那科研人员应该很快就能找到事故原因,也能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可如果任由战机坠毁,将来自己和战友们依旧可能面临相同的危险。

想到这里,陈福田决定放弃弃机跳伞,转而进行难度更高也更危险的紧急迫降,随后陈福田将自己的想法向地面指挥员进行了汇报。

地面指挥员听后果断拒绝了陈福田的提议,因为该型号的歼-7战机,此前没有迫降成功的先例,连忙再次下令,要求陈福田立即跳伞。

可还没等下完指令,地面指挥员就与陈福田失去了联系,由于陈福田已经做好紧急迫降的决心,所以在他向地面指挥员汇报的同时,也对飞机的角度进行了调整。

陈福田认为,此时自己距离基地很远,在发动机空中停车的情况下,根本没法返回基地迫降,只能就近选择一处人迹罕至又相对平整的地方迫降。

陈福田凭借以往的飞行经验,判断出距离他所在位置大约2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河边有一大片相对平整的沙滩,而那里又很少有人出没,绝对是迫降的最佳地点。

由于那条大河深处群山之中,再加上陈福田的战机距离地面越来越近,所以陈福田刚一调整姿态朝那个方向行进,就与地面指挥员失去了联系。

此时,对于陈福田来讲,与地面指挥员失去联系,或许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接下来的一切,都只能由他自己完成,别人根本帮不了他。

陈福田谨慎地控制飞机姿态,朝心中的目的地滑行,随着距离地面越来越近,陈福田也越来越紧张,因为他随时都可能触碰到山体或树木,如果那样的话,飞机大概率会解体。

而且,那条大河只属于陈福田的记忆中,陈福田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确定自己飞的方向一定准确,万幸,在滑过一个山头后,陈福田看到了那条大河。

陈福田谨慎地调整起飞机的方向,确保与大河平行后,控制飞机平稳地朝沙滩落去,飞机抵达决断高度后,陈福田果断放下轮子,准备迎接最重要的时刻。

可就在这时,陈福田突然发现自己预定降落点附近,正有一伙渔民在那拉网捕鱼,突然出现的渔民让陈福田心中一惊。

而且,这伙渔民在看到陈福田的飞机后,可能是由于太过害怕,竟然没有做出任何躲避动作,几乎都愣愣地站在当场。

陈福田明白,如果按照原计划降落,很可能会刮蹭到渔民,那后果将不堪设想,陈福田硬着头皮,控制飞机向左微微转弯,避开渔民后,又连忙调整方向,回到沙滩上空。

此时,飞机的姿态并不是太好,而且前方河流也出现了急转弯,为了增加迫降成功几率,陈福田全力增大飞机仰角,努力控制着飞机。

终于,飞机接触到了沙滩,向前滑行一会儿后,稳稳地停了下来,也是直到这一刻,陈福田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来。

从发动机空中停车到迫降成功,他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那么长,他也在这段时间内,做出了各种极限操作和最正确的选择,但其实,这个时间段只有2分钟左右。

陈福田创造了奇迹,不但保住了战机、保住了数据,还填补了该型号战机迫降成功的空白,为我国空军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