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一份山西古迹古建打卡的建议线路,由南向北沿着的“运城——临汾——晋中——太

几微渡 2025-04-19 19:14:50

整理了一份山西古迹古建打卡的建议线路,由南向北沿着的“运城——临汾——晋中——太原——忻州——朔州——大同”,包括博物馆、古墓葬、古建筑、自然风光等,共60个点位。这些是山西人文旅游的精华所在。

【关于点位】

山西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六个城市【大同、平遥、新绛、代县、祁县、太原】,此线路全部包括了。

山西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包括双林寺和镇国寺),都在这个线路上。

山西的第一、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近现代项目),也都在此线路上。

其中古建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营造学社古建考察最精华所在。三座唐构遗存(佛光寺、南禅寺、芮城广仁王庙),三处辽构(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构奇迹——应县木塔,大同善化寺和华严寺),奇特的山崖飞檐——“恒山悬空寺”,以及众多古建彩塑、壁画的代表遗存。(不一一列举,宋金古建也是极好的。虽然一些壁画类寺院的欣赏视觉并不好,灯光太暗,但亲历的感受还是不同的)。古建欣赏不只是看柱础斗拱,更要观察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关系(无人机视角),以及用途,和能保存下来的原因。对断代的认知,要注重动态变化,大修的问题。

寺庙类古建的信仰类型,不只于佛教、道教,还有东岳、后土、关帝、文庙等多种民间信仰。其中柏山东岳庙中地狱彩塑群体是少见类别。也正如隰县小西天的佛国悬塑的繁密宏大。隰县不在主线路上,路有些远,需要单独跑一次。代县文庙的琉璃很耀眼。

除应县木塔外,还有广胜寺琉璃塔,是现存最大的古代琉璃塔,《西游记》扫塔的拍摄地。代县县政府院内阿育王塔砖塔,随便进出参观,非常友好。莺莺塔不在于古迹,有西厢记的加持,不妨路过就看看。

除寺庙外,古建还有古楼(代县边靖楼、绛州三楼等)、衙署大堂(绛州大堂、霍州署大堂)、古镇建筑群(碛口)、古民居(丁村民居)、晋商大院(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

古墓葬也是山西的重要文物资源。线路上包括了:西周晋侯墓地(曲沃晋侯博物馆,晋侯鸟尊、晋侯稣钟的出土地),大同方山永固陵(北魏冯太后墓,已经发掘,少量文物在国博,可见封土,方山之上气氛独特,遇到牛马,铃声悦耳),太原北齐壁画墓(以徐显秀墓为基础)、稷山县马村宋金砖雕墓(非常有特色)。另外,在代县城边有五代李克用墓,不开放,可以联系看护文保员,未加入标注。地面家族墓葬推荐司马光家族墓。

古遗址只加了陶寺遗址,有观点认为是尧都所在。

铸铁奇观,除了可爱健硕的蒲津渡铁牛,也推荐临汾市区的铁佛寺,巨大的铸铁佛头,可以“贴脸”对视。

博物馆类,全省精华在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铜博物馆(与太原市博物馆在一起,赵卿墓出土文物是不要错过的),及大同博物馆。遗址类博物馆推荐 北魏明堂遗址、晋阳城遗址。

自然风光类,五岳之一(具体地点有争议)的北岳恒山,可以和悬空寺安排在一起。必须强烈推荐的是壶口瀑布,丰水期极为壮观,咆哮之声震撼心神。注意,壶口瀑布分属两个5A景区,一个在山西,一个在陕西,黄河是两省的分界线。

壶口瀑布向下,到了黄河“几”字拐弯处,有个没有文物遗存的古渡口名字——风陵渡。不陌生吧。山西很多地名,都会勾起你评书小说和电视剧的记忆。

【如何旅行】

以上点位太零散,很多不在市区、不在县城。首选是自驾游。

对于不方便自驾(如技术不过关、开车嫌累,导航不认路、希望有讲解的....等等一切理由),推荐关注 。这是我的合作团队,去年一起做过多次山西的大V行线路,去年重点是晋北和晋南,今年也会开 晋中和晋东南。

晋东南(晋城、长治)在上述线路推荐中没有涉及,原因有两个,一是不在主线路上,距离也比较远。二是虽然晋东南很多古建也很精彩,但对于更多是首次或二次游山西的朋友,还是建议先看“名气”大的,国标批次靠前的。晋东南可以作为升级线路,放在后面计划。

今年和 提供山西线路服务有两类:

一是 继续去年的大V行。10-15人成团,由大V老师同行,聘请专业老师全程讲解,安排专题分享课程。学的东西会比较多,需要预留脑容量。这类团期固定,每个月会发1-2期,招满成行。大V团专业课不局限于线路点位本身,涵盖多方面历史文化常识,更多是提供思考方法和人文出行的策划能力。

二是定制团,可以3-4人家庭或朋友组团,安排专业司机和资深导游,也是全程无忧游览。对老人和孩子,可以优化行程,以轻松游览为主,避免过于劳累。线路点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定制,如日期、天数、点位。导游都是具有多年山西文旅和研学讲解经验。

以上两个团型,吃住行都是优质化安排,不走低价竞争。

【欢迎咨询】

今年我在微博上会重点分享山西内容。大家有需要咨询的,也欢迎留言或私信沟通。(与报团与否无关,能给到朋友们一点帮助,就很开心!)

之前发的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单 ,可参考

【几个观点,之前发过】

今天古建景区所见古建,都是修过的。古人的房子传下来几百年,也是不断的修,不断的换。断代唐五代辽金宋元,主要看大架子。一些晚清民国老照片,可以清晰看到残破。即便故宫八十年代照片,也不是今天样子。文保修旧如旧也是要修的新了,完整了。古人更是求新,注重实用性,而不是当艺术品。

一些朋友认为,目前山西一些地方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接待能力有待提高。

我疑惑的是还要怎么完善?

零零散散的村子里的古建,还要都开公交车吗?可以自驾,可以包车的。路好不好走,当地人才是常走的。一些太小众的古建,真不建议去打卡凑热闹,特别酷爱的除外。

仍是以前说的观点,第一次到山西看古建,先走晋北,从太原到大同一线,去看那几个国一。其他地方是升级版,要看兴趣,看时间,看预算。

山西国五及以前批次古建类国保就约100个了,散落各城各村,全看一遍吗?

去山西看古建,不要只对着什么千年木构、神佛彩塑悬塑、丈高壁画而激动和感动,这些只是古人的工艺,是古代文化的一个面。建议也多思考一些,古人为什么建它,为什么选在这里,用了多少人力物力,如何使用它,千百年间如何保存下来,有多少变迁。特别重要的是,问问最近一次大修是哪年,对比修前老照片看看。

0 阅读:0
几微渡

几微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