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276年却不反抗?有四个理由 想当年1644年,清军一鼓作气,进了关,还在北京扎了根,这一扎就是276年,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就这么混搭上了。都说“人心所向,才是王道”,可满清这300万八旗兄弟,咋就把三亿汉人给镇住了呢?这事儿,有点意思。 清朝刚开始那会儿,老大们看着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的人,心里也犯嘀咕:“打下江山容易,守住可就难喽。”他们可没学元朝那套,动不动就上手,而是玩起了“平衡大师”的游戏。一边给汉人送实惠,给面子,另一边呢,手里还攥着大棒子,谁敢蹦跶,立马镇压。 这,就是清朝的统治绝招,既给你糖吃,又拿鞭子抽,让你想反抗都得掂量掂量。首先啊,清朝玩了个“满汉一家亲”的把戏,学着汉族的文化,还保留着科举考试,这样一来,汉族那些读书大佬就被哄得团团转,心甘情愿地给朝廷卖命。努尔哈赤都拜汉人为师了,皇太极呢,更是重启科举,让一大票汉人通过考试当上了官。像张廷玉、刘统勋这些汉族大臣,简直就是朝廷的顶梁柱,给清朝的稳定出了不少力。这不就是“有好处大家分”嘛,所以好多汉人也就不跟新朝廷对着干了。 但光拉拢可不行,清朝统治者还有更绝的,他们用无形的链子拴住了汉人的思想。八股文考试,愣是把学子们变成了只会背书的“复读机”,脑袋里装不下别的东西。再加上文字狱,那可真是吓得文人墨客们魂飞魄散,一不小心说错话,全家都得遭殃。乾隆年间,文字狱搞了一百四十多次,知识分子们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踩了红线。这样一来,那些最有影响力的文人,哪还有心思反抗啊。 更绝的是,清朝还逼汉人剃头、换衣服,想让他们忘了自己是个啥民族。连长相都被改了,你说这“民族魂”还能剩下多少?最后,清朝还利用地方势力之间的内斗,把可能起来反抗的力量都给拆散了,自己稳稳当当地坐在权力宝座上。就这么着,那个在草原上蹦跶起来的小部落,愣是建了个帝国,跟天斗跟地斗,风风雨雨愣是挺了近三百年。可你猜怎么着?正是他们那些自以为牢不可破的统治小妙招,悄悄给清朝挖了个大坑。龚自珍都忍不住摇头晃脑地说:“万马一声都不吭,这得多悲哀啊!”你想啊,一个国家要是思想都上了锁,老百姓的活力都被按了暂停键,那外表再牛气冲天,里头还不是烂成了一锅粥?到了1912年,溥仪小朋友一挥手,大清王朝就这么散场了,成了历史书上的老黄历,留给咱们的,可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琢磨的大道理。
为何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276年却不反抗?有四个理由 想当年1644
雨后清新阁
2025-04-20 02:48: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