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林,原名姚世瑞。
姚世瑞,南通如东县人,1920年出生。
姚世瑞出身优渥,父母对她十分疼爱,就把她送到了当地最好的学校念书,让姚世瑞接受新式教育。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姚世瑞年仅17岁,在同学的影响下,她决定参加新四军打鬼子。
于是,姚世瑞就和几个同学一起报名参军,对于姚世瑞这样的爱国学生,新四军自然非常欢迎,不过考虑到她们都是女子,年纪又比较小,新四军首长就把姚世瑞等人安排到宣传部,让她们负责宣传工作。
姚世瑞干了一段时间宣传工作后,突然产生了上阵杀敌的念头,她就向上级提出申请,希望把她调到作战部队。不过姚世瑞是新四军少见的知识分子,对新四军首长来说,知识分子都是宝贝,他们不舍得让姚世瑞上战场,便多次拒绝了姚世瑞上战场的申请。
但姚世瑞性格倔强,不肯轻易服输,见部队首长不同意,她就多次申请,部队首长被她缠得不耐烦,便问了她一个问题:“你会开枪吗?枪法怎么样?”
姚世瑞顿时愣住了,因为她没有接触过枪械,自然不会开枪,连枪都不会开,即便上了战场又能干什么?
上级以为能让姚世瑞知难而退,谁知姚世瑞又提出了参加训练的申请,上级决定让她尝尝训练的艰苦,从而打消进入作战部队的念头,便同意了她的申请,就这样,姚世瑞如愿以偿,跟着战士们一起训练。
从那以后,战士们在训练时,意外发现,他们之中竟出现了一个女兵,而且这个女兵不怕累,不怕吃苦。
甚至到了半夜,别人已经在睡觉的时候,姚世瑞还会偷偷加练,渐渐地,姚世瑞各方面的训练成绩不比一般的男兵差,枪法更是远超同一时间入伍的新兵。
上级看到姚世瑞的表现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她留在作战部队。姚世瑞也没有让上级失望,她第一次上战场,是在公路两侧伏击日军,首次上战场的姚世瑞不仅没有惊慌失措,而且还击毙了两三名日军。
这让上级对姚世瑞刮目相看,他们对姚世瑞产生了别的想法,姚世瑞年轻漂亮,身手不凡,十分适合在敌后工作,上级就把她调到了敌后武工队担任政委。
调到敌后武工队后,为了不暴露真实身份,从而连累了家人,姚世瑞想了想,决定改名为莫林。
从此,姚世瑞就以莫林的名字行事。
莫林带着武工队的同志,专搞破坏,比如拆毁日军的铁路铁轨、炸掉日军的军火库和粮仓、暗杀卖国的大汉奸,有时候她还会孤身一人进城打探敌情。
渐渐地,莫林便打出了名气,许多伪军汉奸听到莫林的名字,纷纷怕得不行,生怕莫林找上门,因为一旦莫林找上门,他们就会到地底下和阎王爷作伴。
日军见武工队多次搞破坏,便出兵围剿他们,但每一次都让莫林逃走了。由于莫林行动时,头上会裹上一层白色毛巾作为伪装,而且她还拿着两支手枪,所以她就被人们称为“双枪老太婆”。
1941年,日军再次发起了大扫荡。
由于汉奸告密,日军已经知道了武工队的下落,莫林见状,就主动留下来掩护战友突围,期间,她中弹负伤,日军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了她。这样,莫林就成了日军的俘虏,被俘时,她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因为莫林知道,她给日军造成了很大损失,如今她落到了日军手中,日军不可能放过她。谁知日军在审问时,突然问了她一个奇怪的问题:“莫林在哪里?”
听了日军的话,莫林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双枪老太婆的名号实在太有迷惑性了,再加上当时日军没有莫林的照片,所以日军就认为,既然莫林的绰号叫双枪老太婆,那么她肯定很老,不然不会叫老太婆这个名字。而莫林的真实年龄只有21岁。
日军看到被俘的莫林这么年轻,根本没有想到她就是双枪老太婆莫林,这才问出了这个奇怪的问题。
莫林就对日军说:“我叫姚世瑞,是新四军的一名宣传干事,因为刚入伍不久,知道的情报并不多,不知道莫林是谁,更不知道她在哪里。”
日军根本没把莫林和双枪老太婆联想到一起,见莫林如此配合,他们也不再为难她,而是把莫林继续关在监狱里。与此同时,新四军听说莫林被俘,也是十分着急,连忙让潜伏在日伪内部的地下党员帮忙营救。
地下党员经过一段时间的侦察,发现日军对莫林的看守十分松懈,于是,他们便买通了伪军看守,在这个伪军看守的帮助下,莫林就被救了出来。
出狱时,莫林身上还有日军拷打时留下的伤,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她的身体恢复如初。之后,莫林继续活跃于抗日战场上,带着武工队不断痛击日军。
后来,日军听说双枪老太婆莫林年纪不大,只有二十多岁,而且还曾经落到他们手中时,差点气得吐血。
建国后,莫林担任过上海宝山县县委书记等职务。
1985年,莫林离休后,便潜心创作,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