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还在纠结中方什么时候会来电话时,美国媒体早已洞悉了事件真相:中方已经对特

晓斋锐评谈 2025-04-21 09:01:00

特朗普还在纠结中方什么时候会来电话时,美国媒体早已洞悉了事件真相:中方已经对特朗普失去信任,不可能打来电话。 原来,中方早前说的“野蛮人永远也等不到电话”,并不是外交上不服输的“赌气辞令”,而是中方长期与美方打交道后的经验总结。 野蛮人永远也等不到电话 特朗普的自信在于,2024年,中美贸易顺差达2940亿元。如果中方与美方彻底脱钩,那么同样价值的产品只能捂在家里,即使中方销售到了其他国家或地区,也难有美国这样大的消费市场能够代替。 特朗普 这样的话,中方必定损失惨重,而美国却可以决定中方离开后留下的市场空白由哪些国家来填补。所以特朗普在演讲时,肆无忌惮地吹嘘,“有多少国家排队‘亲吻我的屁股’”。 最近,连《纽约时报》都刊文指出,世界早已不是特朗普想的那个样子,中国用了近十年时间打造的“反制裁组合拳”,正在贸易战中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与智慧。

这套被学者称为“三个同心圆”的战略体系,不仅让特朗普政府措手不及,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国际秩序重构的深刻思考。 最核心的一层:强化内循环,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当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45%关税时,中国经济的“主引擎”早已悄然转换。过去六年,中国通过“双循环”战略完成了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消费对GDP贡献率从2018年的76.2%升至2024年的82.5%,内需市场规模突破60万亿元人民币。这种转变让中国制造业彻底摆脱了“为美国市场打工”的旧模式。 美国经济学教授弗里曼 此外,中国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突破6.4万亿元,首次超过中美贸易额。在广西南宁,中马“两国双园”内,马来西亚棕榈油与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实现“零关税”双向流动,这种“亚洲制造闭环”正在削弱美国关税的杀伤力。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所言:“中国不再是全球经济的‘依附者’,而是规则的共同制定者。” 郑永年 中间的一层:对美国经济实施精准打击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攻势,中国并未采取“全面对抗”的策略,而是祭出了“精准报复”的杀手锏。2025年2月,中国对美国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等产品加征10%关税。这种“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打法,直击美国经济命脉。

尤其是稀土管制,中方目前没有完全切断对美国的稀土供应,这是为了给后续的斗争保留些许手段,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已经让美国军工企业叫苦不迭。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而美国MP材料公司70%的稀土矿仍需运往中国提纯。 稀土 当中方宣布对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紧急启动“替代供应链”计划,却发现至少需要五年才能建成新生产线。 特斯拉老板马斯克 尽管特朗普政府对中方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但中方依然对在华的特斯拉等美企敞开大门。美国企业界与特朗普政府的裂痕日益加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调查显示,68%的在华美企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认为其“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最外的一层:强化全球布局,构建新秩序 中方通过扩大“朋友圈”,对冲美国贸易战的影响。中方正以“一带一路”为支点,推广自己的和平发展理念,致力于全球经济格局的重构。截至2025年,中方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东南亚,中老铁路让昆明到万象的物流时间从3天缩短至10小时;在中东,沙特“2030愿景”与“一带一路”实现战略对接。《经济学人》感叹:“中国正在打造一个不依赖美元的贸易圈。”

面对中国的“组合拳”,特朗普政府陷入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困境。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8%,其中汽车、家电等中国商品涨价贡献了2.3个百分点。更讽刺的是,美国农民再次成为贸易战的受害者。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9500万吨,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量跌至2017年的38%。2025年,巴西向中国毛遂自荐,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 美国农民 这场贸易战的本质,是守成霸权与新兴力量的碰撞。当特朗普政府还在迷信关税的威力时,中国已经通过“三个同心圆”战略,构建起了“以内循环为根本、以精准打击为手段、以全球布局为目标”的新型经济防御体系。 这种战略的成功,不仅在于化解了贸易战的冲击,更在于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而美国的困境,恰恰印证了那句古老的东方智慧:“多行不义必自毙”。

0 阅读:284

猜你喜欢

晓斋锐评谈

晓斋锐评谈

国际大小事,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