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回归丛林法则所有国家都会受害
美国以“对等关税”为幌子胁迫他国限制对华贸易,本质上是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的霸权行径。这种单边霸凌不仅暴露了其“美国优先”的自私逻辑,更将全球经济拖入“丛林法则”的危险深渊。
历史的教训早已证明,贸易保护主义最终会反噬自身。1930年美国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2万多种商品关税提升至历史峰值,结果导致全球贸易规模萎缩66%,美国进出口额骤降50%以上,加速了大萧条的蔓延。如今特朗普政府重蹈覆辙,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25%关税,直接导致全球股市蒸发4万亿美元,美国国内家电、汽车等商品价格全面上涨,消费者被迫开启“囤货模式”。这种“自杀式”政策正如商务部所言,是“与虎谋皮”,最终必然“两头落空”。
美国的胁迫策略在现实中遭遇多重阻力。从韩国半导体产业79.4%的稀土依赖,到欧盟4月与中国达成反对单边关税的共识,再到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明确反对美国政策,各国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理性选择,正在瓦解美国的“脱钩”图谋。即便美国以关税豁免为诱饵,其盟友也难以承受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2025年前两个月,东盟与中国贸易额达1.03万亿元,增长4%,而欧盟对华出口逆势增长1.8%。这种深度依存关系,使得任何“牺牲中国利益”的交易都无异于饮鸩止渴。
中国的反制措施既精准又有力。针对美国升级关税,中方将对美加征税率同步提升至125%,并将护盾人工智能公司等17家涉台军售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对等反制,不仅彰显了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更向世界表明:中国有能力在全球供应链中“以战止战”。例如,中国对镓、锗等半导体材料的出口管制,已让韩国企业感受到“断供”压力,而美国企业若失去中国市场,其在华年销售额超7000亿美元的利益链将面临断裂风险。
多边主义的防线正在凝聚。WTO总干事伊维拉指出,当关税达到125%时,贸易实际上已经“脱钩”,这种数字游戏毫无意义。欧盟与中国重启贸易救济对话机制,东盟支持通过多边平台应对美国霸凌,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国际机制也在形成合力。这种“得道多助”的局面,与美国“失道寡助”形成鲜明对比。正如商务部所言,中国愿与各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共同捍卫国际经贸规则。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两种治理理念的较量。美国试图以“丛林法则”重构全球秩序,而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多边主义。当美国将37家中国企业列入“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实体清单”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与149个国家签署合作文件,推动跨境电商、数字服务贸易等新业态增长。这种“拆墙”与“筑墙”的对决,最终将由市场和历史作出裁决。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押韵。从1930年的关税战到2025年的“对等关税”,美国的单边主义始终在制造危机而非解决问题。当全球贸易因美国政策预计萎缩0.2%、北美出口暴跌12.6%时,所有国家都应清醒认识到:纵容霸凌只会助长更多霸凌,唯有团结起来抵制“丛林法则”,才能守护共同利益。中国的立场已明确无误——任何牺牲中方利益的交易都将遭到坚决反制,而维护多边主义的正义力量,终将赢得历史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