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八路军曹世范到村子里借宿,村长热情地招待他,谁知下一秒,村长就向日军告密。等他察觉时,已经被100多人包围了!
曹世范,山东寿光人,1940年参军。
参加八路军的时候,曹世范只有16岁。
别看曹世范年纪不大,本事却不小,第一次上战场打鬼子的时候,他就打死了三个鬼子,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战绩,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然而仅仅半年时间,曹世范的情况,就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的左手废了,这和一次战斗有关。
在攻打日军北阴村据点时,曹世范英勇奋战,率先发起了冲锋,冲锋途中,曹世范一连扔出三颗手榴弹。
这三颗手榴弹,每一颗都炸死了敌人,日军马上就注意到了曹世范,并集中火力朝他所在的位置扫射,曹世范面无惧色,他一边弯腰冲锋,一边继续投掷手榴弹。正当他准备扔出第四颗手榴弹的时候,一个盯了他很久的日军神枪手,对着他的左手掌扣动扳机。
这一枪,直接打穿了曹世范的左手掌,他的左手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窟窿,伤势十分严重。战后,曹世范被送进医院里抢救,治疗了三个多月才出院。
尽管出院,但曹世范的左手已经残废了。
这时候,曹世范不足17岁,入伍不足1年。
上级认为,曹世范的情况,已经不适合留在部队打鬼子了,就找他谈话,说要把他安排到生产基地,给战士们种菜。这种安排,实际上也是为曹世范好。
毕竟现在曹世范的左手已经完全残废,只剩下右手可以用,只有一只手,连操纵步枪射击都很难做到,更别说在战场上拼刺刀了。但曹世范性格倔强,说什么也不肯到生产基地种菜,执意留在部队打鬼子。
上级无奈,就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以曹世范现在的情况,上战场打鬼子肯定不行,让他到生产基地种菜,曹世范也不愿意。所以上级就提出,把曹世范调到侦察队,让他干一些侦察敌情之类的工作。
曹世范认为,侦察敌情,也是为了更好地打鬼子,便同意去侦察队。期间,曹世范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多次受到了上级的嘉奖。部队首长还亲自给他一支驳壳枪作为奖励,这让曹世范很高兴。
1944年,曹世范奉命到山东昌乐县南部侦察敌情。
与他同行的,还有侦察队的另一名战士张成利,两人经过一夜的侦察,已经摸清楚了敌人的情况。
天亮时,两人结束侦察,但两人没有马上回去,因为曹世范知道,日军每天早上七八点就会外出巡逻,他们现在回去,就会和巡逻的日军碰个正着。
想到这,曹世范就带着张成利,来到了距离日军据点约三里远的于家岭村,准备在村子里潜伏一段时间。
村长看到两人的打扮,瞬间猜到了两人的身份,就准备了很多好酒好菜,热情地招待他们。曹世范本想推脱,但村长实在太热情了,说如果他们不吃,就把他们赶出村子,盛情难却下,两人只好吃了起来。
谁知这个村长说一套做一套,他表面上热情地招待曹世范和张成利,实际上却叫亲信向日军告密。
为了抓曹世范和张成利,敌人出动了100多名伪军。
日军据点距离于家岭村不过三里地,一来一回用不了多长时间,没多久,100多名伪军就进村了。
曹世范听到了外面的动静,顿时警惕起来,这时,屋外的汉奸大喊:“我们是四团的,屋内是哪一部分?”
“胡团的,自己人。”曹世范欺骗敌人说。
伪军一愣,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不久,几个伪军就悄悄走进院子,准备进屋活捉曹世范和张成利。但曹世范一直在窗户那里观察外面的情况,几个伪军刚刚冒头,曹世范就连开两枪,击毙了两名伪军。
其他伪军吓坏了,赶紧后撤,曹世范趁机拉着张成利从后窗逃跑。伪军虽然胆小,但一想到村子里只有两个八路军,而他们有100多人,也就没有那么害怕。
于是,伪军就包围了村子,仔细搜查每一间房屋,曹世范利用伪军怕死的特性,等伪军走进院子时,他就开枪击毙几名伪军,其他伪军就会吓得后退。
曹世范再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带着张成利翻墙跑到其他房屋躲起来,有时候还会扔一两颗手榴弹,给伪军一个惊喜。而伪军确实怕死,哪怕知道曹世范就在屋子,很多伪军都不敢走在前面,生怕当了冤大头。
就这样,两人不停地与伪军周旋,最终的结果是,伪军死了20多人,张成利负伤,曹世范精疲力尽。
眼看情况对曹世范二人越来越不利,伪军却走了。
因为伪军怕了,他们见曹世范和张成利神出鬼没,杀了他们不少人,生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枪下魂,再加上夜幕即将降临,汉奸们知道八路军都是打夜战的好手,就放弃了活捉曹世范和张成利的念头。
就这样,曹世范和张成利顺利脱险。
上级知道他们两人,与100多名伪军周旋了一天,不仅毙敌20多人,还全身而退,再次表扬了他们。
后来,曹世范“单手战百敌”的故事,一度在根据地广为流传,他也荣获“单手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只可惜,1945年6月23日,在攻打一个日军据点的战斗中,曹世范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