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知青戴建国顶着家人的反对,娶了一位乡下的傻姑娘为妻,新婚之夜,他一边哭一边为她解开衣扣,却没想到,妻子抬手就是一拳打了过来。 1969年怀揣着满腔热血,他响应号召来到黑龙江下乡,然而,农村的生活与城里大不相同,艰苦的劳动和恶劣的条件,让这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备受考验,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名叫程玉凤的姑娘出现在他的视野里。 程玉凤是村里有名的美人,一张俏脸如同盛开的山花,眼神清澈透亮,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心地善良,热爱劳动,看到戴建国笨手笨脚的样子,她主动上前帮助,手把手教他如何下地干活,渐渐地,两个年轻人在劳动中建立了友谊,在友谊中萌发了爱情。 他们一同在田间劳作,一同在山间放牧,戴建国给程玉凤讲述外面世界的精彩,程玉凤给戴建国分享乡村生活的趣味,山歌在他们的嘴边流淌,欢笑在他们的指尖绽放,那段时光,是他们人生中最纯真无暇的美好,然而,现实却没有给他们一个美满的结局。 程玉凤的父母坚决反对女儿与一个外地知青在一起,在他们看来,知青们来农村不过是镀金,等到任务结束,便会头也不回地离开,而女儿的幸福,理应建立在一个踏实肯干的庄稼汉身上,于是,在一个戴建国外出探亲的冬日,他们背着女儿将她许配给了邻村的一个男人。 当戴建国满心欢喜地回到村里,迎接他的却是一个让他心碎的消息,他的玉凤,已经成了别人的新娘,绝望和痛苦揪紧了他的心,他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回来,他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更坚定地守护这份爱情。 婚礼现场,程玉凤痛哭流涕,歇斯底里,她的心已经死了,她的魂也已经随之破碎,最终,在这场悲剧性的婚姻中,她的神志也走向了崩溃的边缘,一个曾经天真烂漫的女孩,就这样在世俗的压力下,变成了人们口中疯疯癫癫的“疯婆子”。 戴建国迷茫过、犹豫过,但最终,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放弃了返回城市的机会,毅然决然地走进程玉凤的家,向她的父母提亲,在他看来,玉凤的疯狂,是源于自己的懦弱,如今,他要用行动来弥补,用一生来赎罪。 提亲的消息,在小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议论,这个知青是不是疯了?娶一个疯女人,不是自毁前程吗?然而,面对流言蜚语,戴建国却无动于衷,1979年,他与程玉凤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新婚之夜,程玉凤再次发病,她撕扯自己的衣服,砸碎家中的物品,甚至对戴建国拳脚相加,鲜血从戴建国的额头滴落,但他却没有丝毫怨言,他轻轻地擦去妻子脸上的泪水,温柔地说:“玉凤,我在这里,我会永远在这里,” 婚后的日子,艰辛而煎熬,戴建国白天在学校教书,晚上回家照料妻子,他学会了做饭、洗衣,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他给妻子讲故事,哄她入睡;在她崩溃时紧紧拥抱,在她迷茫时点亮方向,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他用自己无悔的爱,一点一滴地融化着妻子心中的坚冰。 上天似乎被戴建国的执着所打动,渐渐地,程玉凤的病情出现了好转,她开始对生活重拾信心,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回应丈夫的爱,1980年,他们的爱情结晶一个健康的男婴呱呱坠地,这个孩子的到来,为这个饱经磨难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7年,戴建国带着妻儿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上海,在这个繁华的都市,他们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戴建国凭借过硬的能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电视编辑,而程玉凤,在丈夫不懈的呵护下,也渐渐走出了阴霾,她学会了照顾孩子,学会了与邻里和睦相处,那个曾经的“疯婆子”,终于重新找回了作为女人、作为母亲的尊严。
1979年,知青戴建国顶着家人的反对,娶了一位乡下的傻姑娘为妻,新婚之夜,他一边
曦月谈
2025-04-22 13:45:00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