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宋时轮在饭店吃饭,无意间听到老板的名字,他手猛地一抖、放下筷子对服务员说:“快带我见她!”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也是给小编最大的支持,感谢! 这位饭店的老板就是上海赫赫有名的女子董竹君,董竹君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她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因为家里穷12岁时被父亲卖给青楼做清倌人,也就是卖艺不卖身。 就在她14岁时,遇到了革命党人夏之时与之相恋,于是就以装病逃出了青楼后与夏之时结婚,本以为找到了人生的归宿,却不料婚姻以失败告终,但这个倔强的女子并未被打倒,她用自己的积蓄在上海开设了锦江川菜馆小饭店。 后来她将其改建为"锦江饭店",这个名字后来成为了上海的一张金字招牌。 然而,锦江饭店并非只是一家普通的餐馆,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这里成为了中共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董竹君别出心裁地在菜单中设计暗号,点对了菜就是接头暗号,这个精妙的设计让无数革命志士在这里安全传递情报。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寒冷冬日,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出现在饭店门口,这个人就是宋时轮,他已经整整三天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了。 彼时的宋时轮正处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1927年加入共产党后,他很快就遭到通缉,在参与平江起义失败后为躲避追捕,他不得不四处流亡,当他走投无路时一位同志告诉他:"去上海找董竹君。" 董竹君第一眼就看出这个年轻人不简单,那双饱经沧桑却依然炯炯有神的眼睛里,藏着一种不屈的倔强,她二话不说先让厨房准备了一顿热饭,又给了他八个大洋和一件棉衣,这看似普通的举动,却在革命史上留下了动人一笔。 得到董竹君的照顾后宋时轮得以继续革命之路,他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在抗日战争中屡建战功,后来更是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上将,但他始终没有忘记那碗救命的热饭。 1950年,已是军中要员的宋时轮重返上海,当他在一家饭店听到"董竹君"这个名字时,立刻放下筷子要求见面,18年沧海桑田,董竹君已是满头白发,但宋时轮一眼就认出了这位恩人。 这次重逢,宋时轮带来了一把从日军缴获的指挥刀,这份特殊的谢礼,象征着他不负当年的救命之恩,用实际行动报效了祖国,而董竹君也以实际行动回应了这份情谊。 参考来源:《董竹君的红色往事》
1950年,宋时轮在饭店吃饭,无意间听到老板的名字,他手猛地一抖、放下筷子对服务
戴梦维苏苏
2025-04-22 15:02: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