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地主王学文突然发现一20岁女兵,昏倒在家门口,他四下看看无人,一下把

戴梦维苏苏 2025-04-23 11:59:30

1936年,地主王学文突然发现一20岁女兵,昏倒在家门口,他四下看看无人,一下把她扛到炕上,片刻后,女兵解开衣襟,抱出一个满月的婴儿,含泪说:“大哥,以后就跟您姓吧,就叫王继曾!”。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也是给小编最大的支持,感谢! 1936年,中国大地战火纷飞,在甘肃河西走廊,西路军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马家军的围攻让这支红军部队伤亡惨重,每一天都有战士倒下,然而就在这样的绝境中,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却为这段悲壮的历史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孩子的母亲叫吴仲廉,她早在1927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井冈山三女杰"之一,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然而命运的无常让她在西路军最危急的时刻迎来了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父亲曾日三是一名红军将领,与吴仲廉并肩作战多年,然而在孩子呱呱坠地的那天,曾日三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残酷的现实,加上部队即将转移的紧迫局势,让吴仲廉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吴仲廉知道如果带着孩子跟随部队,这个脆弱的生命很可能无法存活,在万般无奈之下,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托孤。 带着满月的婴儿,吴仲廉踏雪寻找能够收养孩子的人家,她听说村里有个叫王学文的地主为人善良,被乡亲们称为"王菩萨",怀着最后的希望,她来到王家门前,却因体力不支昏倒在雪地里。 王学文夫妇原本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曾经历过四次失去孩子的痛苦,一直渴望有个孩子,当他们看到吴仲廉和她怀中的婴儿时,仿佛看到了上天给予的礼物,尽管知道收养红军的孩子可能会带来风险,但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接纳了这个生命。 "有我一口饭吃,绝不亏待这娃,"王学文的这句承诺,成为了这个家庭新的希望,他们给孩子取名王继曾,寓意继承父母的遗志,此后王家门框上多了一道特殊的记号王继曾的身高线,见证着这个孩子在艰难岁月中的成长。 然而,战争的阴霾并未就此散去,吴仲廉重返战场后不久就被马家军俘获,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而王继曾在王家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村里人对这个来历不明的孩子多有猜疑,王学文夫妇却始终守口如瓶,用爱护佑着这个特殊的生命。 1937年经过八路军的多方营救吴仲廉才重获自由,回到了延安见到了毛主席和许多老战友,重新回到了组织的怀抱,在延安吴仲廉的悲惨经历被江华同志深深感动,最终两人喜结连理,并决定在抗战胜利后找回失散的儿子。 抗战胜利后,吴仲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失散的儿子,在经过多方打听最终找到了王学文夫妇,见到多年未见的儿子,如今儿子王继曾已经长大成人,这次重逢既是喜悦也是心酸,王继曾面对素未谋面的生母,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而王学文夫妇依依不舍的将抚养多年孩子交给了吴仲廉。 信源:红网(百年颂 湘女梦丨吴仲廉:悲壮历程中的坚强女性 成长为“当代女包公”)

0 阅读:223

猜你喜欢

戴梦维苏苏

戴梦维苏苏

戴梦维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