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干预与影响下,部分原本与我国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逐渐与我国产生隔阂,转而向美国靠拢,并协同其对我国采取挑衅与制裁行动,其中,菲律宾的表现尤为突出。 回顾历史,菲律宾与我国的关系经历了复杂多变的阶段。双方曾因黄岩岛问题产生过诸多争执与分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关系也曾出现过缓和与改善的迹象。 然而,近期在美国的煽动与挑拨下,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再次表现出强硬姿态,不仅与美国的关系日益紧密,还对我国持续保持敌对态势,导致双方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局势已濒临破裂边缘,未来不排除有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全面且充分的准备,以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菲律宾对中国南海的主张,并非历史悠久、由来已久,从时间脉络审视,这一主张实为近一个世纪内逐渐浮现,且历经显著演变。 追溯往昔,1945年前后,菲律宾尚深陷二战的泥淖,尚未彻底挣脱殖民统治的桎梏,故而无力对南海地区提出主权声索。然而,菲律宾曾作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南海航线在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段历史渊源为菲律宾后续的主权诉求悄然埋下了伏笔。1946年,菲律宾正式宣告独立,其对南海地区的觊觎之心开始显露端倪。 彼时,菲律宾曾妄图将巴拉望岛以西约200海里海域内的南沙群岛纳入其防御版图,但这一图谋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能得逞。 简而言之,菲律宾对中国南海的主张,并非自古有之,而是近一个世纪内才逐步形成,且呈现出明显的变化态势。大约在1945年,尚在二战余波中挣扎的菲律宾尚未真正独立,因此无力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但随着1946年菲律宾的独立,其对南海地区开始心生觊觎,试图将南沙群岛纳入其防御范围,然而这一企图最终因美国的阻挠而未能实现。
1946年11月,中国已依据《波茨坦公告》派遣军队驻守西沙群岛与南沙群岛,此举明确宣示了对相关岛屿的主权。然而,菲律宾方面或许因计划受挫,竟于同年派遣军队至太平岛周边海域进行所谓的“巡视”。彼时,部分菲律宾议员甚至提议将南沙群岛纳入菲律宾版图。 针对这一荒谬行径,中国政府坚决予以反对。尽管此举仅涉及地图标注,实则构成重大政治谬误。自那时起,中菲两国围绕南沙群岛的争端便已悄然萌芽。尽管此后双方并未爆发更多官方层面的冲突,但菲律宾民间却频繁出现觊觎南沙群岛的举动。 例如,1954年,菲律宾政府竟试图借助国内流传的神话传说,为其非法占据南沙岛礁的行为寻找合理性依据。更有甚者,部分菲律宾探险家组织探险队前往南沙群岛开展活动,并公然将该群岛称为“自由地”,全然无视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客观事实。 面对这一系列越界行径,中国外交部迅速发表声明,重申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鉴于当时菲律宾方面并未采取任何官方行动,这些民间组织的挑衅行为仅被视为认知偏差所致。
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南海地区蕴藏的丰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被勘探发现,叠加全球性石油危机的冲击,菲律宾政府再次将觊觎目光投向我国南海海域,其扩张行径呈现出明显的主动化特征。 进入70年代后,菲律宾开始系统性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时任总统马科斯更公开提出对南沙群岛的所谓"主权主张",这是菲律宾首次通过官方渠道表达对该区域的主权诉求,标志着其侵占行为进入新阶段。 在随后的十年间,菲律宾持续实施蚕食政策,我国南海多处岛礁相继沦陷。这种持续性的非法侵占行为,直接导致中菲两国长期处于紧张对峙状态,成为影响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
自2016年之后,新上台的杜特尔特政府始终将对华关系置于菲律宾外交政策的核心位置。杜特尔特总统多次在重要场合明确表示,将不再主动提及南海争议问题,此举实质上是对中国领土主张的一种尊重,同时亦反映出菲律宾有意与美国保持距离,以避免被卷入美国利用菲律宾遏制中国的战略布局。 在此背景下,中菲两国关系在2018年呈现出回暖态势。然而,美国作为国际事务中的不稳定因素,在南海问题上始终秉持模糊立场,这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如出一辙。随着中美竞争的加剧,美国的立场愈发明确,甚至开始利用中菲之间的矛盾来推进其战略目标。 在小马科斯总统上台后,菲律宾对南海问题的政策再次发生调整。在中美竞争的新时代背景下,菲律宾的这一政策转变可能使其陷入困境。因为小马科斯总统在处理南海问题时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手段,这种做法不仅对中国不利,也对菲律宾自身以及中菲关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小马科斯对南海领土持极端态度,视中国为敌对国家,此态度在菲律宾历史上前所未有。菲高层官员与官方媒体大肆宣扬中菲南海矛盾,将菲塑造成受害者,试图博取国际同情,并将中国合法渔船诬为“民兵船”。 自此刻起,菲律宾似乎已踏上与中国敌对之路。2024年6月17日,菲方再次违背承诺,派船队闯入中国南沙群岛并故意撞击中国船只,中国海警果断采取措施。 事实上,菲对华挑衅始于去年,菲政府在多个场合扭曲事实抹黑中国,企图引导国际舆论,并多次派船非法闯入中国领海进行危险行为。菲总统虽声称无意挑起战争,愿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但此举自相矛盾。菲政府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因背后有美国支持。
菲律宾近期对中国的挑衅行动主要由其武装部队主导,小马科斯上台后,菲律宾多次非法闯入以仁爱礁为基点的多个小岛屿,如4月30日,菲方约4000艘海警船和3000艘公务船闯入黄岩岛附近海域,但因我国海警管制,未造成大规模冲突。 菲律宾在南海的小动作增多且程度加剧,原因有二:一是国内政治需要,小马科斯支持率走低,需通过制造争端展示对华不妥协,以拉拢底层群众;二是国际形势使然,中美对峙下,菲政府欲借此向美国示好,获特朗普政府支持,并解禁美扣押的家族资产。同时,美等西方国家也希望通过菲方将南海问题置于焦点,以牵制中国。
然而,菲律宾似乎对中国实力有所低估。仅凭其一国之力,实难承受与中国爆发激烈冲突的代价。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屡次挑衅,无疑是将自身推向危险的深渊,最终或将引发战争的烽火。 审视中国海军的现有实力,不难发现,中国不仅坐拥强大的航母舰队集群,更配备了具备精准打击能力的地空火力系统。这两大作战力量相辅相成,使得即便是美国和日本精心构筑的第一岛链,也难以对中国构成实质性威胁,遑论菲律宾。 尽管中国不愿看到与菲律宾爆发战争的极端局面,但相较之下,菲律宾将承受更为惨重的后果。时至今日,菲律宾仍需仰仗美国的庇护,并在过去四年中积极寻求舰艇援助,其军事装备大多依赖外部进口。
由此可见,菲律宾实际上并不具备与中国抗衡的实力。倘若双方真的爆发武装冲突,菲律宾或将沦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枚棋子,甚至在失去利用价值后,成为检验中国军事力量的牺牲品。毕竟,众多西方国家原本就将菲律宾视为牵制中国的工具,一旦其失去实际作用,便可能被无情地抛弃。 倘若菲律宾继续执迷不悟,不断挑衅中国领土主权,干涉南海事务,那么这一悲惨结局在未来的某一天或将成为残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