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44岁的居里夫人起床去上课,学生朗之万一把搂住她:“5年了,我不想再等!我要立刻就娶你!”居里夫人满眼期待地点头同意。几天后,朗之万的妻子疯狂宣传居里夫人写给朗之万的情书!
居里夫人44岁。她不仅是一位科学巨匠,更是两次诺贝尔奖得主,成为了科学界的传奇。然而生活中她并非一帆风顺。
五年前,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因车祸意外去世,留下她与两个年幼的女儿。丈夫的离世让居里夫人承受了巨大的情感打击,尽管她依旧投入科研工作,但内心的孤独是她难以排解的痛苦。
与此同时,居里夫人的学生——年轻的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也正经历着一场充满痛苦的婚姻。
他的妻子珍妮虽然是家庭主妇,但夫妻感情早已名存实亡。朗之万在科学上的抱负和志趣与妻子格格不入,长期的婚姻摩擦让他心力交瘁。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居里夫人与朗之万的感情逐渐升温。
两人的接触并非单纯的师生关系。朗之万不仅是她的学生,还是皮埃尔·居里的好友。皮埃尔去世后,朗之万经常帮助居里夫人处理科研事务,特别是在皮埃尔后事的处理上,朗之万给予了她极大的支持。
正是这些相互扶持的时刻,让他们之间的感情从友情逐渐转变为一段充满热情与复杂情感的秘密恋情。
这段感情一直在秘密中维持着,但在朗之万心中,激情和冲动早已积压了多年。
1910年,一个秋日的清晨,居里夫人像往常一样起床准备去上课。她穿上那件朴素的黑色外套,匆匆离开了家。刚走进学院的实验室,她突然被人从背后抱住。
她惊讶地回头,看见了朗之万。他眼中燃烧着急切和坚定的火焰:“五年了,我不想再等!我要立刻娶你!”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居里夫人心头一震。五年的等待,五年的压抑情感,仿佛在这一刻得到了解放。她没有犹豫,满怀期待地点头同意。居里夫人的内心也是矛盾的。她既渴望找到情感的归属,却又深知两人关系的复杂性——朗之万还没有与妻子离婚,她清楚这段感情可能面临的社会舆论和道德压力。
几天后,朗之万向妻子提出了离婚,但事情并没有像他预料的那样顺利。朗之万的妻子珍妮得知丈夫与居里夫人的恋情后,怒不可遏。
她不仅拒绝离婚,还采取了极端手段报复居里夫人——珍妮从朗之万的书桌里翻出了他们之间的私密信件和情书,并迅速将这些内容交给了报社。
居里夫人的情书在媒体上被疯狂传播,社会舆论瞬间炸开。法国的报纸以耸人听闻的标题指责她破坏他人家庭的行为,将这位科学巨匠描绘成“波兰荡妇”。
媒体的报道恶毒且无情,他们不仅攻击她的道德品行,还对她的国籍进行抨击,认为这位“外来者”在法国高攀科学界巨头,现如今还企图破坏一位法国人的家庭。
居里夫人从未想到自己会被卷入如此严重的丑闻之中。她一生秉持科学理想,致力于放射性研究,却在此时因私人情感被公众如此恶意地对待。
她选择了沉默,专心投入科研,不去回应外界的指责。私底下,她内心极其痛苦。她不是没有考虑过这段关系的风险,但朗之万对她的情感是真挚的,这让她无从逃避。
与此同时,朗之万也陷入了痛苦的旋涡中。虽然他渴望与妻子分开,和居里夫人组建新的家庭,但在巨大的社会压力面前,他逐渐显得无力。他的科研工作也受到严重干扰,公众的关注从科学研究转向了他与居里夫人的私生活,这让他感到无所适从。
1911年,丑闻的风波尚未平息,居里夫人却再度获得了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她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这是她第二次获此殊荣。
这一成就使得她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然而,诺贝尔奖的光环并未消除围绕她的负面舆论。居里夫人再次陷入舆论的焦点,媒体甚至质疑她是否配得上这份荣誉。
尽管如此,居里夫人并没有被外界的诋毁所击倒。
她深知,自己在科学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她依然坚持在实验室中工作,继续她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对她来说,科学是她的信仰和力量源泉,而不是社会的评价或个人的感情纠葛。
朗之万虽然与妻子关系破裂,但他始终未能真正与居里夫人成为合法夫妻。他选择了回归家庭,虽然他与居里夫人保持着联系,但两人之间的感情逐渐趋于冷淡。这段感情如同一场没有结局的悲剧,最终被时间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