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山东哑巴女子明德英,用乳汁救活八路军小战士。44年后,62岁的老首长

不秃头的历史迷 2025-04-22 18:52:15

1941年,山东哑巴女子明德英,用乳汁救活八路军小战士。44年后,62岁的老首长上门跪地哭喊:“娘,我回来了!”

沂蒙山区,群山环绕,山高林密,这里成为了八路军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在沂蒙山深处的一个偏僻村庄,住着一对朴实的夫妇:哑女明德英和她的丈夫李开田。明德英自小因重病失声,不会说话,但勤劳善良,是村里人人称道的好人。

李开田更是个朴实厚道的农民,两人相依为命,虽然没有土地,没有房屋,却靠乡亲们的帮助,在墓地边搭起一间茅屋,过着清贫的生活。

那一年,明德英刚刚生下孩子,还处于哺乳期,她的生活虽然贫苦,却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

1941年,明德英正在村外的地里干活,突然,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瘦弱的身影摇摇晃晃地从远处走来,倒在了明德英的面前。她赶忙上前查看,发现这是一个浑身是血的八路军小战士,看上去不过十几岁,脸色苍白,衣衫破烂,气息微弱,奄奄一息。

这个小战士就是庄新民,他在冲破敌人的包围时受了重伤,拼尽全力逃到这里,但体力已经到了极限。明德英见状,心里一阵酸楚。

她不会说话,只能用手比划着,尽快将小战士藏到一旁的茅屋里。与此同时,她心里非常着急,因为她明白,这样一个重伤的孩子如果没有及时救治,可能活不过今晚。

她来不及生火做饭,突然想到自己刚刚生完孩子,还在哺乳期。于是,她轻轻解开衣襟,将一滴滴乳汁滴进了小战士干裂的嘴唇。

乳汁是母亲的心血,明德英用自己孩子的口粮救了这个素不相识的小战士。庄新民慢慢恢复了一丝力气,他的身体逐渐温暖起来,呼吸也逐渐平稳。明德英看着他,那双含泪的眼睛里充满了期盼和担忧。她没有任何语言,只能用眼神传达着她的善意和关切。

庄新民睁开眼睛,看到了这位陌生的哑女。他无力地抬起手,似乎想要说什么,却因为虚弱无法出声。明德英摇摇头,轻轻将他的头扶好,继续为他喂食乳汁。

她知道,这个年轻的战士还需要时间恢复,她要守护他直到他能够重新站起来。

几天后,李开田从田里回来,看到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年轻的小战士,起初十分惊讶。但当明德英用手势和他讲述了事情的经过时,李开田心中泛起一股敬意。他知道,自己的妻子不仅善良,还在危难之时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夫妻俩立刻决定全力救治这个孩子。

明德英和李开田倾尽所有,杀了家里仅有的两只鸡,炖成鸡汤,一勺一勺地喂给庄新民。每天,他们为他清理感染的伤口,用草药敷治,为他消炎祛毒。庄新民身上的伤口逐渐愈合,精神状态也日渐恢复。半个月后,他终于能够站起来了,整个人充满了生机和力量。

临别时,庄新民跪在明德英和李开田面前,磕头感谢救命之恩。他动情地说道:“没有你们,我今天就活不下来了。你们就是我的亲人,从此以后,我会永远记住你们。”明德英含泪扶起他,用手指了指远方,示意他要好好活下去。

庄新民挥泪告别,重新回到了八路军的队伍中,并在后来的战斗中屡立战功。

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庄新民继续投身于建设工作,最终成为一名干部。他一直没有忘记沂蒙山那个茅屋中的哑巴母亲。在那个最艰难的时刻,是明德英用母乳、用生命的力量救了他。庄新民多次试图去探望明德英夫妇,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时间飞逝44年过去,转眼到了1985年。这一年,庄新民已经是62岁的老人,头发斑白,身躯微微佝偻。尽管他成就非凡,但心中一直有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回到沂蒙山,亲自向当年的恩人致谢。

中秋节临近,庄新民决定带着妻子一起,回到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村庄。当他再次踏上那片土地时,脑海中回想起了44年前的那个夜晚,那个让他重生的茅屋,那个含泪无声的哑女。

当他推开明德英家的门,看到那位年老的母亲时,眼泪瞬间夺眶而出。明德英也老了,满头银发,面容沧桑,但她的眼神依然温暖如故。当她看到庄新民,她认出了这个当年在她怀中重生的孩子,颤抖的手伸向了他。

庄新民跪在地上,紧紧握住她的手,泪流满面:“娘,我回来了!”

那一刻,时光仿佛倒流,他们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庄新民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泣不成声。他的内心充满感激与敬仰,那44年间的所有思念与感恩,化作一句简单而深情的话:“娘,您救了我的命,没有您,就没有今天的我。”

明德英依然不会说话,但她的眼泪是最有力的回应。她轻轻抚摸着庄新民的头,仿佛在说:“孩子,回来就好。”

自此以后,庄新民将明德英视作自己的母亲,时常从上海派儿子来探望这位“沂蒙奶奶”。他叮嘱自己的孩子,每次去探望都不能住酒店,而是要睡在奶奶的床边,给她梳头,给她洗脚。

这样的感恩之情,如同明德英当年那份无言的关怀一样,深深镌刻在庄新民的生命中。

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她的故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这部小说被改编成京剧《红云岗》,在舞台上得以传颂。明德英的名字,连同“沂蒙红嫂”的称号,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象征。

0 阅读:0
不秃头的历史迷

不秃头的历史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