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小鹏的销量持续性,已经比一到两年前好太多了。之前大起大落的,我相信老股东们都深有体会。
目前不管是产品还是营销,都比较稳了;后续我觉得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什么意思呢?就是事实上小鹏的品牌还是没有建起来的,只能说之前品牌是负分,现在可能是平分了,但并不是加分。所以带来的问题就会是大家都会期待小鹏来波大的,来个超大杯,性能配置要比别家好,价格要比别家便宜,企业利润也不能低。而咱们都知道,这玩意叫不可能三角。
所以下一步其实核心是沉淀,把品牌逐步提升到正向加分。
以前可能小鹏车好价优但觉得牌子low不选,现在已经走到了车好价优就会选,接下来一两年的目标一定是相同价格相同配置,闭眼选小鹏;再往后才是品牌溢价。
至于如何沉淀,我觉得核心还是两点,一点是拔高,这半年进步很大,特别是何代表。另一点是基础服务的细节,再细分可能有两块,
一块是可能营销或客户运营的同学确实需要思考,如何让普通车主提到小鹏汽车时是自豪的,而且没有被抛弃感的。当然这有与快速迭代的矛盾,并且现在的硬件OTA等也都有照顾,比以前进步太多,但我感觉也还是需要持续加强的。硬件快速创新这件事,永远都是只见新车主笑,谁知老车主悲的。哪家企业都一样,作为迭代最快的车企之一,小鹏就不得不把解决这个问题放到足够的高度。
第二个其实是一致性问题,其实车这个行业从来都是做好是本分(像我们群这样到处宣传自己车好的觉得凤毛麟角,别的品牌也一样,一般都只有人问到才夸几句),做不好受处分,真实是“好事不出门,坏事走千里”,所以服务的一致性其实非常重要,高度可以不太高,不能和蔚来那种不计成本的富二代玩法比,但底线一定要高,一致性一定要高,避免漏球。
一下有感而发写多了,见谅。
小鹏前副总裁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