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日女英雄被叛徒出卖,深陷重围,关键时刻,她灵机一动,假扮乞丐接近日军,谁知日军却一把将她推开,呵斥道:“快走开!”
这位抗日女英雄叫方姑。
方姑当时是香港抗日游击队的队长。
因父亲早逝,方姑从小就与母亲相依为命,方姑参加抗日工作时,母亲非常支持她,还一起加入了抗日游击队,帮助游击队传递情报。一次,方姑的母亲在送情报时,被日军发现,随即被日军抓走了。
在狱中,方姑的母亲遭到日军的严刑逼供,被打得遍体鳞伤,但她从未向日军屈服,后被杀害。
方姑听说母亲遇害时,悲愤交加,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方姑,与母亲有很深的感情,如今,最亲近之人却被日军残忍杀死了,方姑认为,此仇必报!
方姑虽是女儿身,但一身本事却十分了得。她枪法精湛,足智多谋,不然身为女子的她,也不可能担任游击队的队长,并让麾下众人对她言听计从。
母亲遇害后,为了给母亲报仇,同时也是为了把日军赶走,方姑就带着游击队不断出击。
由于游击队人数较少,武器装备比较差,硬碰硬根本不是日军的对手,所以方姑就指挥游击队,专干一些偷袭、搞破坏、袭杀落单日军之类的事情。
比如方姑多次带着游击队,破坏某一段铁轨,让日军的火车无法正常行驶,有时候,她也会打探日军粮仓和军火库的位置,然后带人夜袭,将其炸掉。
除此之外,杀奸除寇,也是方姑常干的事情。
游击队受限于自身条件,无法与日军硬碰硬,方姑就认为,一次性杀不了太多日军,那就分多次杀,哪怕一次杀一个,只要次数多了,杀的日军也不会少。
在方姑的指挥下,游击队多次出击,先后除掉了多名为日军办事的大汉奸,还击毙了不少落单日军。
渐渐地,方姑就引起了日军的注意。
香港地区的人民,也听说了方姑的事迹,对于方姑的抗日行为,众人十分钦佩,直言她是香港女侠。
1945年8月13日,方姑乔装进城。
这次进城,是为了搜集日军的情报,为不久后的一次行动做准备,进城时,因为伪装出色,日军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方姑也是顺利搜集到了想要的情报。
可就在方姑进城的同一时间,日军抓到了三个游击队成员。方姑之前率领游击队,给日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日军对方姑,可谓是恨之入骨。
他们做梦都想除掉方姑。
所以在抓到这三个游击队员之后,日军就采取了威逼利诱等手段,逼迫他们说出方姑的下落。
这三人都是软骨头,日军稍微用点手段,他们就把方姑的下落说了出来。据三个叛徒交代,此时的方姑已经进城,她在铜锣湾搜集关于日伪军的情报。
日军大喜,连忙派人前往铜锣湾抓捕方姑。
对于日军的到来,方姑并不知情,等她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铜锣湾已经被日军包围了,日军封锁了各个出入口,接着就带着三个叛徒,挨家挨户搜找,想要把方姑给找出来。方姑意识到不妙,连忙找了一个地方躲了起来,可她知道,日军出动了这么多人,找不到人,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留下来不安全!
想要安全,就需要尽快离开铜锣湾。
对方姑来说,想从日军的哨卡通过,并不难,但此时她身上携带了一支手枪,而所有经过哨卡之人,都会被日军搜身,一旦日军从她身上搜出了手枪,恐怕她当场就会被日军抓走。但游击队缺少枪支弹药,扔了这支手枪,方姑不舍得,把它藏起来,却又担心出了什么意外,到时候就找不到这支手枪了。
思来想去,方姑想到了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假扮成乞丐!
只见方姑找来了一个竹篮,竹篮中,先放了随身携带的手枪,上面再放上一些馊了的饭菜和旧衣服。
这样,竹篮提在手里,老远就能闻到臭味。
紧接着,方姑又用油抹布,在自己的衣服和脸上抹来抹去,如此,她整个人看起来与乞丐无异。
打扮好后,方姑心中没底,虽说她知道,日军大概率会嫌弃她身上的臭味,直接让她走,可若是日军把她拦了下来,对她进行搜查,她该怎么办?
想到这,方姑就走到了哨卡附近,想看看日军检查的力度如何。到了哨卡附近时,有一个身份显赫的贵妇坐着黄包车,经过了这个哨卡,哨卡的日军想对她进行搜身检查,贵妇轻声说了什么,日军就放行了。
方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
所以她就拿着竹篮,快步上前,冲了过去,贵妇刚要经过哨卡,就被方姑撞了一下,竹篮中已经馊了的饭菜还撒到了贵妇身上。贵妇闻到臭味,一脸嫌弃,回头看到浑身脏兮兮的方姑时,怒骂几句就走了。
方姑则乖乖停了下来,还主动把竹篮凑到日军面前让他们进行检查,日军闻到臭味,便想到了刚才撒出来的已经馊了的饭菜,满脸嫌弃,接着便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让方姑赶紧离开,不要留在此处妨碍他们。
就这样,方姑顺利通过了哨卡,而日军在铜锣湾找不到方姑后,又在叛徒的带领下,扩大了搜索范围。
方姑东躲西藏,躲藏了两天,两天后,日本投降。
方姑这才彻底脱离了危险,后来她也是安享晚年。
用户84xxx85
机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