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杨汉秀劝大伯杨森起义,杨森对此却比较犹豫,拿不定主意,过了不久,杨森下令:“把杨汉秀杀了吧!她不配当我侄女!”
当时,因叛徒出卖,敌人知道了杨汉秀是地下党员的事情,就把她抓起来,并关在了渣滓洞。
但敌人知道,杨汉秀有一个好大伯,她的大伯就是杨森,杨森是重庆市长,又掌握实权。
据人们所知,杨森对于这个亲侄女甚是疼爱,甚至还把她当成亲生女儿对待,所以哪怕抓了杨汉秀,敌人也不敢对她怎么样,既不敢用刑,也不敢骂她,只能关着,好生招待。关了近一年后,杨森认为,给杨汉秀的教训应该够了,就保释杨汉秀出狱。
杨汉秀出狱后,地下党组织就派人找到她,让她设法劝说杨森起义。身为地下党员的杨汉秀,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个任务,因为她对杨森这个大伯,也有一定感情,不想让两人站到了对立面。
见到杨森时,杨汉秀就说:“大伯,朱老总说了,见到你的时候,要替他向你问候一声。朱老总希望,你早点清醒过来,不要助纣为虐,继续做让老百姓心寒的事情了。”
杨森闻言,却是一脸平静。此时的杨森,心里其实很清楚,现在国民党大势已去,彻底战败,也只是时间问题,再负隅顽抗,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
对杨森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投奔共产党,可他却不敢,因为杨森过去干了太多的坏事,连他自己都认为这些事情不可原谅,共产党又怎么会放过他?
在这种背景下,哪怕知道起义是最好的选择,但杨森担心遭到清算,遭到针对,就迟迟没有下定决心,不管侄女杨汉秀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
面对杨汉秀的劝说,杨森既不反驳,也不同意,总之就是先耗着,见机行事,起义和负隅顽抗,哪个对杨森有利,他就选择哪一个,现在还不着急选。
1949年8月,蒋介石跑到了重庆。
到了重庆后,蒋介石接见了杨森,为了笼络人心,蒋介石就向杨森许下了很多好处,还向他阐述利害,说他过去干了那么多的坏事,哪怕共产党再大气,想来也不会彻底放下。若是起义,对杨森来说,那就是自投罗网,绝没有好处,与其如此,还不如顽抗到底!
听了蒋介石的话,杨森感觉有道理,随即就拍了拍胸脯,表示这辈子都会为蒋介石效力,绝不投共。
为了讨好蒋介石,杨森就策划了九二大火,这场大火烧毁了很多房屋,导致不少人遇难。杨森的本意,是想把心向共产党的人烧死,给其他人一个警告,进而向蒋介石表示忠心,趁此机会讨好蒋介石。
哪知九二大火发生后,蒋介石却十分气愤,他下令要把策划九二大火的人揪出来,严惩不贷。
杨森一听就慌了,没想到此举,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过在策划九二大火时,是秘密行动,杨森也没有公开,所以一时间,就没有人怀疑到他头上。
与此同时,杨汉秀听说九二大火的事情后,心中隐隐有一种不好的猜测,她怀疑,这是她大伯干的。
于是,杨汉秀就开始暗中调查此事,并陆陆续续弄到了相关信息,通过蛛丝马迹,杨汉秀推测,这场大火很可能就是她大伯派人弄的。一想到这场大火烧毁了那么多房屋,导致那么多人遇难,她就很气愤。
气愤之余,杨汉秀找到了杨森,与他对峙,质问他为什么要制造火灾。起初,杨森还打算装疯卖傻,说这场大火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杨汉秀见杨森还在抵赖和狡辩,直接拿出了证据,还扬言要把此事说出去。
杨森一听就怒了,如果杨汉秀把这件事情捅出去,那么他就是两边不讨好,不仅蒋介石对他有意见,等到重庆解放后,解放军也绝对不会放过他。
想到这,杨森就下令,把杨汉秀抓起来。随即,杨森还让手下动用酷刑拷打杨汉秀,想通过严刑拷打,迫使杨汉秀承认九二大火就是她制造出来的。
但杨汉秀的意志坚定,而且这不是她一次被抓,之前被捕的时候,她也遭到了酷刑拷打,如今杨森想通过酷刑,把九二大火的事情甩在她身上,杨汉秀自然是不会同意的。杨森见状,已经动了杀心。
在杨森看来,他与杨汉秀有血缘关系,他是杨汉秀的亲大伯,但两人却不是同一条道路上的人。
杨森逃离重庆前,想到了被关押的杨汉秀,就叫来了手下,让他们杀了杨汉秀。几个手下一犹豫,毕竟杨汉秀再怎么说也是杨森的亲侄女,他们担心杨森只是说气话,就多问了一嘴,是否真的要杀死杨汉秀?
杨森看了手下一眼,怒道:“这个杨汉秀,不配当我杨森的侄女,把她杀了吧,不用留情!”
于是,杨森的随从张明选,就带着两个手下把杨汉秀从监狱之中带出来,然后把她拖到了一辆黑色小汽车上面,把杨汉秀活活勒死。
确定杨汉秀已经没有呼吸之后,这几个刽子手,就把车开到了郊外,把杨汉秀的遗体扔到了荒郊野外。
杨汉秀遇难时,年仅36岁。
因为杀死杨汉秀,是杨森秘密下令的,所以知道此事的人寥寥无几。又因为杨森是杨汉秀的亲大伯,人们认为杨森再无情,也不会杀死这个亲侄女,加之人们没有找到杨汉秀的遗体,这种种因素之下,当时杨汉秀就被列为下落不明,而不是牺牲或遇害。
直到三十多年后,杨汉秀的遗体,才意外被发现,当地政府就为杨汉秀的遗骨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