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仅仅只能维持3到6个月,供应链最多3个月。” 中方的精准反击,是西方车企的接连“喊疼”,殊不知,在亚洲的日本也是“有苦说不出”。
一场稀土禁令的精准反击,却是意外击垮了日本车企的半边天?
4月2日精准的对华征收“对等关税”,仅仅两天便是中方的精准出击,严格意义到“中重稀土相关物项”。 美媒坦言,中方的精准反击,令特朗普政府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中国生产的重稀土金属单是在2023年便占据全球供应量的99%,即使其中少量来自越南一家精炼厂,但而后倒闭,也几乎造就了中方在稀土供应量上“垄断”局面。 除去产量丰富,中方的稀土加工技术是全球最为完备的一条生产加工链,且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具备重稀土分离能力的国家。
而以主要的稀土、铜等其他金属,中国的稀土提炼产量达到全球85%。而全球的精炼稀土,中国便生产了大约90%。 可以说,从稀土遏制住美国的“黑手”,可谓是直插美国军工的心脏,车企的断供却也不过是“饭前小菜”。
而这关键便在于,此次中方管控聚焦的中重稀土,不仅可以制造耐高温的高性能磁铁,军用战斗机、导弹无人机,甚至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的零件,或电机变速器相当重要。 现在因特朗普的关税强征,不仅令美国军工难以运作,就连车企发展也即将完蛋。
不少西方车企业内人士表示,中方的精准反制令业内措手不及,而一旦超过3个月看不到制造汽车的关键磁铁运输到欧盟或者日本,汽车供应链或将彻底断裂。 甚至在西方看来,目前中方的稀土反制还算是留有余地,一旦中方完全切断出口,这供应链也是真的彻底断了。
着急,着急寻找替代供应,以特斯拉来说,在全球的三大工厂,其中上海特斯拉供应链提供了90%零件,而零件和原材料的特点,基本便是“中国主导,全球补充”。 撑不住是必然,西方车企喊疼,日本却也是惨。
如果以关键的矿产对车企造成伤害的等级划分为“1到10级”,那此次中方的精准反击,达到7-8级却是一点不夸张。 相较于西方车企还能喘口气,但日本却是遭遇美国“背刺”,车也难卖动了。
且日本并非第一次感受到因缺少“中国供应”而喊苦了。
2010年中日东撞船事件,中国对日本实施7周的稀土出口禁令,纵然彼时的日本称呼库存可满足一年以上供应,但日本车企还是有所重创。 虽然经此一遭,日本同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计划在2025年中前在马来西亚的工厂扩建生产稀土,但如今是还未找到替代源。
且即使同澳大利亚合作,但结果无一例外地,需要运输到中国去加工。 日本数据显示,2025年2月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镓材料同比暴跌85%,但是像镝这些关键稀土的价格飙升了300%。
但日本的车企制造,比如在混合电力动车上,一辆车便需要至少两公斤的稀土作为材料消耗。 可以说,最多3个月的供应链的结果,是西方车企的惶恐,也是日本车企不知所措。
更不必说,日本现如今还要遭遇美国“背刺”对汽车加征25%关税。 日本虽然有丰田等知名企业,但日本本身在国内的市场规模小,所以北美一直是日本销售的重点区域,而为近水楼台先得月,日本在墨西哥建造工厂。
虽然位低,以制造经济型汽车为主,但不抢美国福特、通用的风头,但特朗普提出的关税政策,却是直接压垮了日本“以经济战打造的汽车市场”。 汽车的关税价格并非由零售价格计算,而是根据转让价格计算。
也便意味着将对消费者涨价20%,如今通货膨胀之下,对消费者涨价,不说因为稀土供应链断裂导致车企难制作,即使是库存的汽车,通货膨胀下还要担负20%征收,汽车难销售也令车企难以承受。 且日本车企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遭到关税打压,虽然进入欧洲市场,但市场份额依旧是不能喧宾夺主。
所以日本车企而后一直以对华出口,东南亚市场进军,然2024年日系车在华市场已经跌到11%,4年前还在24%。 且截至到2024年,6年时间日本车企在新加坡、泰国等市场均接连下降18%、12%......
加上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均受热捧,中国汽车占据全球市场将近40%之外,日本汽车产量却仅仅不到12%。 而如今特朗普关税“背刺”,马自达利润下降59%,丰田和本田分别下降6%和8%。
本身车就难卖,现在因稀土问题,连车都难造。 虽然日本想过斥巨资研发,以摆脱稀土用量,然成本增加25%之外,性能也下降15%。
即使3月17日,日本同法国合作,出资1亿欧元支持以采购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的重要矿物,然这也仅仅只能满足日本国内大约2成的需求。 甚至签署协议将在法国西南部地区推进稀土工厂的建成,然未来终是未来,工厂能否建立另说,美国2010年便意识到稀土领域对华的高度依赖,如今也依旧离不开中国稀土。
至少在当下,短时间内,车企一旦找不到替代供应品,这车企的供应链或将彻底断裂。眼下都难顾得上,又何谈未来。 只得说,石破茂2月向特朗普所做的一切谄媚,不仅打了水漂,如今美国强征对华关税,导致中国稀土反制,对日本雪上加霜的打击,日本却也“叫惨”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