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问题为什么这么难搞全民营养提升计划
减肥是个永远说不完永远受关注的话题。什么样的人算“肥”,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需要减肥呢?有几个办法可以判断:
基础指标:
BMI(身体质量指数),公式:BMI=体重(kg)÷身高²(m²)
判定标准:<18.5:体重过低;18.5-23.9:健康范围;24-27.9:超重;≥28:肥胖。
但这个数值是有缺陷的,它只关注体重,无法区分肌肉与脂肪,很多肌肉量大的健身人士按这个指标就属于超重了。
腰臀比,测量腰围(肚脐上方)÷臀围(最宽处)
判定标准:男性<0.9;女性<0.85。
精准指标:
体脂率,健康范围:男性:15%-20%;女性:25%-30%。
测量方法:
1.体脂钳(测量皮褶厚度)这个我也没用过,还真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
2.生物电阻抗法(体脂秤、体成分分析仪):通过电流测算身体成分
这个数值也有误差,测量前是否空腹、是否饮水、是否刚完成运动,都会有影响。但适合个人在减脂期纵向比较,注意同时间段同状态下测定。
直观指标:目测法
光着膀子照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腹部肌肉线条轮廓,对照网上的不同体脂率曲线来判断。这个看似最粗放的方法,我个人经验反倒更准确一些。虽然没有明确的数值,但至少能知道自己处在哪个范围。
凡是BMI达到超重以上,体脂率高于健康范围上限的,才需要减重减脂。健康的身体成分比单纯的低体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