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中将跟随红军走完长征,但到延安后毛主席却说“你回去吧。”萧克将军亲自给这一位国军俘虏做粉蒸肉,周总理亲自关怀这一俘虏的生活。他跟随红军走完长征,为何毛主席却让他回去?
1935年6月9日,在此战役结束后,张振汉被俘虏了。张振汉作为国军的中将历来以用兵谨慎著称,此战过后却近乎全军覆没。
他本来就与红军为敌,是贺龙的死对头,在此战前便放下豪言壮语,要亲手抓住贺龙,如今自己反而沦为了俘虏,被押进指挥部时,以为自己死罪难免了。谁料贺龙却说“只要放下武器,活罪可免,死罪也可免。”张振汉目瞪口呆。
张振汉却哈哈大笑道“谁让你是学炮兵的呢,听说你对炮筒这玩意儿很精通,你是个人才,我们想把你留下来当个教员。”
张振汉推辞说自己打了败仗,贺龙却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道,“人才就是人才,打了败仗也是人才。”张振汉就这样留了下来,在授课时,张振汉将自己的作战策略和毕生经验全都分享了出来。张振汉是当时大众所公认的水平最高的指导员。
在1935年11月左右,面对国民党的大举进犯,红二,红六军团决定突围长征,在长征开始前,我军战士也去找张振汉,向他了解国民党北部兵力的部署情况,在他这里得知了最重要的情报。
根据此情报,做出了南下湘中等战略决策。一九三六年,红二,红六军团到达金沙江,看到的是波涛汹涌的江水,船只早已经被国民党搜刮干净,所以漫无边际的金沙江如何度过?这是一个难题。
贺龙问张振汉有何良策,张振汉说“砍竹子做成竹排,便能渡江了。”贺龙也深以为然,采纳了张振汉的计策。
在过草地时,战士们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得之不易的干粮和野菜给张振汉吃。宁可自己脚痛,也要把骡子省出来给张振汉骑,给张振汉安排了警务人员照料他的生活。
偶尔有了条件,萧克将军还亲自给张振汉做蒸肉吃,在爬雪山时,因为张振汉的骡子马失前蹄,张振汉落入了堆满雪的山坳中,受了重伤,战士们组成人梯,不顾生命危险,将张振汉拉了出来。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并非情诗,是齐桓公救了卫国后,卫文公感谢齐桓公的。歌咏是大义,并非情爱。)投桃报李,此事用在张振汉与红军身上,再恰当不过。
比如,在红军到达龙山县城时,长攻不下,陷入焦灼状态,我军战士也伤亡惨重,因为敌人在沙溢处设置了两处碉堡。
我军战士一位又一位的倒下,一个又一个的牺牲,贺龙便找来了张振汉,问有没有什么办法将两侧的碉堡解决掉?
张振汉目测了指量,调整了角度。然后随着两声巨响,碉堡被炸飞了,这在当时是一场奇景。
1936年10月左右,张振汉作为唯一一位跟随红军走完长征的国军中将,到了延安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周总理亲自关怀张振汉的生活,关怀张振汉的母亲。那时的张振汉跟我军很多高级将领都是朋友。
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毛主席再次接见了张振汉,让他回到国统区,从事抗战统一战线的工作。记者斯诺也记述了这一场景“周恩来和其他人请张振汉吃饭,给他送行 周恩来还握着他的手,叮嘱他为抗日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