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道德经》学反内耗:像婴儿那样养气。这是我读《慢读老子》得到的启发。...

枫儿的 2025-04-23 15:26:01
跟《道德经》学反内耗:像婴儿那样养气。这是我读《慢读老子》得到的启发。 书里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是什么意思呢?一个人在修行的时候调气,气脉通后就像婴儿一样。 《老子》里有很多地方讲到婴儿,这里的婴儿和我们理解的新生儿不太一样。这里说的婴儿是还没有出生的孩子。 在母亲肚子里,他眼睛也不能看,嘴巴也不能吃,手也不能握东西,他能干什么? 这是在告诉我们,后天的眼、耳、鼻、舌、身、意,还没有建立起来,婴儿先天的能力恰恰是因为后天能力还没养成才展现出来的。 一个人修行到一定程度后,能把后天各种干扰和能力给屏蔽掉,这时气脉通畅,先天的能力反而能够发挥出来。 🌟我很有感触。我一开始写笔记,心也很乱的。一会想要强人设,一会还要话题度,一会又要打动人心……这些杂念就是后天的干扰,压抑了我的创造力。 而现在,我抛下了很多束缚,就是把读到的触动点讲清楚,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因为心静了,灵感就有空隙钻进我的意识,思维发散了,日更对我来说就特别简单。 当然,修心是一辈子的事。就像王阳明所说:每天都要觉察自己的私欲,及时克除,专一的功夫才会越来越深。 我践行“日日不断”,就是为了磨炼心性。我的心里每一天都会产生一些妄念,只有日复一日地“在事上磨”,才能写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 《道德经》里还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简单来说,就是过多新鲜的刺激容易让人迷失自我,所以才要像肚子里的婴儿学习。 正如《回归原创之思》中所说:老子的“婴儿”喻指的是——天道具有任何外在力量所不能摧残的生命活力。 每个人都是一股能量团,只是被后天过多的欲望封印了。修心就是在一件件具体的小事上解除封印。共勉!读书成长

0 阅读:0
枫儿的

枫儿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