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听人说,岭南一带有一种蛇,能够自断身体,然后自动接上,接上后毫无异象。这位

瑶光映心曲 2025-04-23 20:42:07

隋炀帝听人说,岭南一带有一种蛇,能够自断身体,然后自动接上,接上后毫无异象。这位帝王被这种神奇的蛇勾起了好奇心,立马下令岭南的官员,不惜一切代价寻找这种蛇送到宫中,好让他亲自把玩。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现代社会中,有些人对稀奇古怪的事物也是如此痴迷,不惜重金购买所谓的“奇珍异宝“。 隋炀帝杨广,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历史上是个争议人物。他既有开凿大运河、建东都洛阳的大手笔,也有穷兵黩武、搞得民不聊生的黑历史。不过,今天要讲的不是这些大场面,而是他听说岭南有种神奇蛇之后的那点事儿。据史料记载,这蛇能自己把身体断开,然后又能接回去,接上后跟没断过似的,完全看不出痕迹。这传闻传到杨广耳朵里,他一下子就来劲了,马上派岭南的官员去找,非得弄到手不可。 岭南那地方,偏远得很,山高林密,还有瘴气,条件恶劣得很。官员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赶紧组织人手进山搜寻。老百姓本来就忙着种地讨生活,现在却被逼着放下农活,冒着风险进山找蛇。折腾了好几个月,终于有个老猎人抓到了一条符合描述的蛇,送到了长安。杨广拿到手后兴奋得不得了,专门让人弄了个玉盆养着,天天盯着看,玩得不亦乐乎。可没过多久,他新鲜劲儿过了,又开始追别的稀奇玩意儿。这蛇的故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 这事儿乍一看挺搞笑,一个皇帝为条蛇搞这么大阵仗,可仔细想想,这不单纯是个笑话。杨广的好奇心是真,但这背后还有他那股子控制欲和挥霍无度的毛病在作祟。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兴趣,他动用国家资源,逼着老百姓卖命,完全不顾后果。这种行为,说白了就是权力滥用加上好奇心失控,最后害人害己。要知道,他后来因为奢靡无度和瞎折腾,把隋朝搞垮了,这条蛇的事儿不过是其中一个小缩影罢了。 换到现代社会,这类事儿其实也没少见。有人听说哪有啥“稀世珍宝”,就跟丢了魂似的,非得弄到手不可。比如前些年,市场上炒得火热的“天价茶叶”,动不动几万块一斤,说是某某山头某某树的,喝了能延年益寿。结果呢?不少人花了大钱买回去,发现也就是普通茶叶,顶多包装精美点,喝起来跟超市几十块的没啥两样。还有“天价酒”,说是窖藏几十年,限量发售,价格炒到几十万一瓶,有人砸锅卖铁也要买,买完才发现压根不值那价,甚至可能是假货。 再看看收藏品市场,乱象更多。有人听说哪块石头、哪幅画是古董,值老鼻子钱了,就眼红得不行,借钱也要拍下来。可惜没点专业知识,稀里糊涂买了一堆赝品,钱打了水漂不说,还背了一身债。这种事儿屡见不鲜,跟隋炀帝追那条蛇有啥本质区别?不都是好奇心加上虚荣心作祟,被忽悠得团团转,最后把自己坑了? 为啥会这样?说到底,人都有好奇心,尤其是对稀奇古怪的东西感兴趣,想弄明白,想占为己有。可问题在于,好奇心没个度的时候,就容易被利用。商家一看这心理,立马包装个稀罕玩意儿,吹得天花乱坠,再标个高价,总有人上钩。隋炀帝那时候没商业炒作,但他有权力,直接逼着人去找,现代人没这权力,就只能拿钱砸,结局都差不多——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这种追逐奇珍异宝的现象,还跟攀比心理脱不了干系。隋炀帝要那条蛇,不光是好奇,可能还想显摆自己有别人没有的东西。现代人买天价茶叶、天价酒,也不全是自己喝,很多时候是拿来送礼,或者在朋友圈晒一晒,显得自己有品位、有身份。可惜,这虚荣心一膨胀,脑子就不清醒了,花钱买了个教训。

0 阅读:219

评论列表

MR

MR

4
2025-04-24 15:31

那会没有短视频,你让他去玩啥

猜你喜欢

瑶光映心曲

瑶光映心曲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