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老人带着大金链子去理发店理发,回家后发现不见了。老人回到理发店问理发师是否看到了他的项链,师傅否认。无奈之下,老人报警。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盗窃项链之人居然是他!(案例来源:潇湘晨报)
钱大爷年轻时,他孤身一人从农村来到杭州打拼,住过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做过风吹日晒的苦力活。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不仅在这座城市扎下了根,还组建了幸福的家庭。最让他骄傲的是儿子小钱,从白手起家到创办多家公司,如今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为了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小钱特意定制了一条200克的大金项链送给钱大爷。
这条沉甸甸的项链,不仅是贵重的饰品,更是儿子孝心的象征。钱大爷对它爱不释手,哪怕睡觉也舍不得摘下。
4月18日清晨,钱大爷准备去理发店打理仪容。他走进熟悉的理发店,发坐到理发椅上,开始了这次普通的理发。 理发师庄某是个看起来老实本分的年轻人,拿起剪刀的动作十分娴熟。剪发完成后,钱大爷对新造型很满意,又让庄某帮忙刮胡子。
庄某放倒椅子,手持刮胡刀在钱大爷下巴轻轻滑动,很快就清理干净了。但刮胡子时掉落的碎毛发沾在了钱大爷脖子上,庄某随即拿起一条毛巾,用力地在钱大爷下巴和脖子处来回擦拭。这股异常的力道让钱大爷微微皱眉,可他想着对方是为了清理干净,便没有多说。
付完钱后,钱大爷哼着小曲走出理发店。可没走几步,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这一摸,顿时让他浑身发凉!那条一直戴着的大金项链竟然不翼而飞!钱大爷心急如焚,他清楚地记得,照镜子时项链还好好地挂在脖子上。
他立刻转身跑回理发店,蹲在地上仔细寻找,连座椅缝隙、碎发堆里都翻了个遍,可一无所获。 "小师傅,你有没有看到我的项链?"钱大爷焦急地询问庄某。庄某却一脸无辜地摇头:"没看到啊,您再仔细找找?"说完便转身去招呼其他客人,不再理会钱大爷的求助。看着庄某若无其事的样子,钱大爷急得眼眶发红。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报警。
接到报警后,民警迅速带着金属探测仪赶到现场。然而,一番仔细探测后,并未发现金项链的踪迹。更棘手的是,店里的监控设备竟然是坏的,无法提供任何线索。面对民警的询问,庄某态度强硬:"口说无凭,凭啥说是在店里丢的?"
钱大爷努力回忆整个过程,突然想起庄某擦拭脖子时那股异常的力道。这个细节引起了民警的高度重视。凭借多年办案经验,民警直觉认为庄某在撒谎。
为了寻找证据,他们迅速调取了理发店周边的监控。这一查,果然发现了破绽:监控显示,庄某声称去厕所,实际却鬼鬼祟祟地跑到离店较远的绿化带。 但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认定庄某就是盗窃者。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决定将计就计,假装没有查出头绪后离开,实则暗中布控,密切监视庄某的一举一动。
当天晚上,庄某自以为逃过了警方的调查,开始实施他的下一步计划。他坐车前往市区,先后走进两家金店,将金项链低价销赃。拿到钱后,他还买了两个金戒指,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殊不知,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警方的监控之下。
4月15日,庄某像往常一样到理发店上班,等待他的却是冰冷的手铐。面对铁证,庄某最终如实交代了犯罪经过:原来,从看到钱大爷金项链的那一刻起,他就起了贪念。在刮胡子时,他用刀片偷偷切断项链,借着擦拭碎毛发的机会将其顺走。等钱大爷离开后,他立刻跑到绿化带挖了个坑,将项链埋了进去。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还是难逃法网。
从法律角度来看,庄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根据《刑法》第264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就构成盗窃罪。庄某通过秘密手段窃取钱大爷的金项链并销赃,完全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200克的金项链价值不菲,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等待他的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的刑事处罚。
同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享有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理发店作为服务提供者,有义务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由于店内监控设备损坏,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盗窃行为,若庄某是理发店员工,理发店在管理上存在疏忽,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守护财产安全 这起案件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作为消费者,在公共场所尤其是接受服务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妥善保管贵重物品。项链、手链等饰品尽量在服务前取下收好,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