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为什么突然消失了?最不该的就是,瘦了之后,谈到之前自己的幽默搞笑,否认是为了

只言片语里 2025-04-24 11:22:07

贾玲为什么突然消失了?最不该的就是,瘦了之后,谈到之前自己的幽默搞笑,否认是为了观众,而是说自己很不喜欢。等于破坏了观众喜欢自己的出发点。以后再回归幽默路线,没人买账了! 贾玲,这个曾经靠幽默搞笑圈粉无数的喜剧明星,怎么突然就从大家视线里消失了?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她瘦身成功后,竟然说以前那些逗笑观众的表演不是为了大家,而是她自己不喜欢的。这话一出,粉丝们傻眼了,网上也炸开了锅。 贾玲,1982年出生在湖北襄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都是化工厂的职工。小时候的她就挺会逗乐,经常在家模仿电视节目,把爸妈逗得前仰后合。后来,她考进武汉艺术学校,开始正儿八经学表演。2001年,她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不过阴差阳错进了相声表演专业。那时候,相声圈里女演员不多,她硬是凭着一股韧劲闯了出来。 2010年,贾玲和白凯南上了春晚,一下子火遍全国。2015年,她在《欢乐喜剧人》里猛喝啤酒、狂吃西瓜,那大大咧咧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到了2021年,她自导自演的《你好,李焕英》票房冲破54亿,直接让她成了全球最赚钱的女导演。可以说,贾玲是靠真诚和才华一步步走到顶峰的。 2023年初,贾玲开始筹备新电影《热辣滚烫》。为了演好角色,她先增重40斤,又减了100斤,整个人脱胎换骨。这期间,她几乎没露面,微博也不怎么更新,粉丝都纳闷:这姐们儿跑哪儿去了?直到2024年春节档,电影上映,大家才看到一个瘦得认不出的贾玲。她从圆乎乎的喜剧人,变成了肌肉线条分明的拳击手形象,变化之大让人咋舌 票房30多亿,成了春节档的头牌。 可就在电影宣传的时候,贾玲说了那句让人炸毛的话:“我以前搞笑的方式,其实我很不喜欢,不是为了观众,是不得不做。”这话一出口,观众傻了。她以前在舞台上乐呵呵地自黑身材,大家觉得她真实可爱,怎么现在却说那是“不得不做”?这不等于把粉丝喜欢她的理由给否了嘛?网上立马炸锅,有人觉得她变了,有人觉得她伤了观众的心。 贾玲这话一说,反应可不小。不少老粉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毕竟当年看她表演,觉得她是真性情。现在她却说那不是为了观众,而是自己不喜欢的,粉丝觉得自己被泼了冷水。微博上有人吐槽:“瘦了之后,连初心都瘦没了。”还有人拿她和师父冯巩比,说冯巩用智慧幽默混了一辈子,也没说自己“不得不做”啊。 电影倒是火了,票房高得吓人,可话题全绕着她的减肥转,剧情和笑点反而没啥人提。《你好,李焕英》里沈腾的段子到现在还有人聊,可《热辣滚烫》里谁还记得啥梗?有业内人士说,这片子虽然赚钱,但感染力不如上一部,贾玲的光环太亮,把配角都盖过去了。结果呢,电影是成了,口碑却两极分化,有些粉丝干脆不追了。 面对争议,贾玲没多解释。她在活动上说:“我想通过电影告诉大家,爱自己很重要。”她可能是想表达转型的心态,但这话没说圆,观众听着别扭。未来,她还想接着搞喜剧和电影,可能风格会变。她这路走得挺坎坷,一边是票房加持,一边是口碑下滑。瘦身成功是她的硬核蜕变,可那句“不是为了观众”却像个坑,以后想回幽默路线,怕是没那么容易让人买账了。 贾玲的故事还没完。她用汗水证明了自己,但也因为一句话丢了部分人心。有人说,她这是把自己从“接地气的搞笑姐”变成了“高高在上的导演”,观众跟不上这节奏。可也有粉丝觉得,她敢变敢拼,挺励志。她的路咋走下去,时间说了算。

0 阅读:21
只言片语里

只言片语里

把玫瑰藏于盛夏 把海棠藏于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