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机器人能否成为手术机器人的绝对王者? 微创机器人是我持续跟踪观察的投资标的之一。今年来,可以说是佳音频传。 公司财务难关基本度过。2024年度,公司经历痛苦转型,压缩财务开支,集中研发商业化进程较快的产品,加快产品销售回笼资金上,成效显著。 公司当年现金支出明显低于上一年度,为净流出3.88亿元,同比减少42%。研发费用、行政开支、销售费用分别为:3.09亿元、0.55亿元、2.08亿元,同比分别减少45.76%、56.25%、12.79%。公司也处置非核心公司,实现一次性收益,减少了现金流出。 公司进一步募集资金,分别于6月及12月完成1.14亿元和2.66亿元的配售,合计补充现金3.8亿元。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获得6000万元现金。 公司持续优化组合人员,减少了员工支出。由2022年的1230人减少至450人。 公司亏损大幅收窄也缓解了现金流的困境。 现金短期流动性基本解决。 公司业绩超出预期。期内业绩突出。公司年初的业绩指引是营收达到2亿元,实际上达到了2.57亿元。亏损从10.24亿元收窄至6.47亿元。主打产品腹腔镜机器人图迈,全球订单达到39台,国内20台,国内19台。骨科机器人鸿鹄,累计订单超过40台,血管机器人中标5家上海头部医院。订单总量领先于国内其它厂家。 全球化的趋势比较明显。图迈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上市批文,鸿鹄在10多个国家获得批文,并且都涵盖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海外订单占比达到了45%。这一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母公司微创医疗在海外销售渠道的布局,其协同优势在同行业公司中是独有的。 研发优势比较明显。继获得多孔、单孔、全科室手术上市申请后,近期获得远程手术应用注册申请。在国内尚属首家。图迈产品总体性能比肩达芬奇,远程技术,世界领先,有多家媒体报道。 但还有两个问题需要继续关注。 一是技术并不属于绝对领先。国外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上市多年,产品占据品牌优势,历经多次迭代,在全球得到广泛认可,给同行业竞争带来最大的威胁。国内,精锋医疗单孔技术实际是领先于微创机器人的,得到国家注册申请也更早。 二是竞争厂家众多,国内销售不分伯仲。去年,微创机器人、精锋医疗、康多机器人国内中标大约20台、21台和18台(统计数字略有出入)。而今年一季度,微创机器人只有1台(海外约5台),精锋医疗是5台,国内销售远远落后了。 至少是从技术和商业化两方面看,精锋医疗是微创机器人最有利的竞争对手。微创机器人还没有形成国产绝对龙头地位。况且,如果精锋医疗最终能上市,优势会进一步凸显。
微创机器人能否成为手术机器人的绝对王者? 微创机器人是我持续跟踪观察的投资标的
爱学滚雪球商业说
2025-04-24 20:17: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