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浩回国后,老战友徐向前在家中为他设宴接风洗尘,四方面军的在京同志们也纷纷前来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4-25 10:00:32

陈昌浩回国后,老战友徐向前在家中为他设宴接风洗尘,四方面军的在京同志们也纷纷前来欢迎老领导归来。在场的有一位特殊的身份人物,陈昌浩紧握着那双久违的手,心中充满愧疚地说道:“我对不起你。”那人便是张琴秋,时任纺织部副部长,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女领导人。早年间,在四方面军时期,张琴秋与陈昌浩并肩作战,曾担任过政治部主任和西北局委员。 除却战友情谊,他们曾有过一段婚姻。1936年7月,时年32岁的张琴秋与30岁的陈昌浩结婚,开始了他们的人生旅程。然而,后来陈昌浩因病前往苏联治疗,并且几年未曾归来。经过慎重考虑,张琴秋认为与其继续维持一段名存实亡的婚姻,不如好聚好散,给彼此更多自由,最终得到了组织的支持,做出了这一决定。 陈昌浩生于1906年,曾在武昌大学就读,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他是党内少数几位具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之一。1927年,陈昌浩在共青团湖北省委宣传部任职,并在1930年成为团中央委员。1931年9月,陈昌浩担任红四军政委,短短两个月后,他就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总政委。在红四方面军的领导核心中,张国焘、陈昌浩和徐向前被誉为“三驾马车”,他们共同将红四方面军发展壮大。 到了1933年时,红四方面军的规模已达到5万人。陈昌浩身材高大、英俊潇洒,作战勇猛,具有大将风范。记得在川北苏区时,他出行时总是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披黑色斗篷,身后总会跟随着一队警卫,个个挎着盒子炮。当陈昌浩带领着队伍穿过街道时,总是能吸引路人的目光,驻足观看。

1934年的黄安城战役,是红四方面军历史上最为传奇的战斗之一。当时的敌军凭借城防工事顽强抵抗,一次次击退了红军的进攻。在这关键时刻,一架飞机突然出现在黄安城上空。守城的敌军万万没想到,红军居然会有飞机,他们还以为是己方的支援,纷纷走出掩体迎接。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接连不断的炸弹。爆炸声中,敌军阵地陷入一片混乱。 更令人惊讶的是,驾驶这架飞机、亲自投掷炸弹的,正是时任红四方面军政委的陈昌浩。这次出其不意的空中打击,彻底打乱了敌军的防御部署,为红军攻下黄安城立下了大功。在红四方面军的黄金岁月里,陈昌浩的形象是那样光彩夺目,以至于多年后,当年的老战士们提起他时仍满怀敬意。 1939年,陈昌浩跟随周恩来等人前往苏联。在战争期间,他与其他同志一起被疏散到科坎加小镇。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上,曾经叱咤风云的红军将领被安排在当地的采石场做工。 这段在苏联的岁月持续了整整13年。当他在1952年终于踏上归途时,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北京,昔日的战友们纷纷前来迎接。徐向前等红四方面军的老同志们,此时已经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而陈昌浩选择了低调地生活,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1967年7月,61岁的陈昌浩在北京离世。曾在红四方面军担任过干部的何福圣,在回忆老领导时掏心窝子说道:“我同四方面军的官兵一样,对陈昌浩怀有复杂的感情,他虽然在回到延安时政治生命基本结束,但还是老战士心中的军神。”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成立,徐向前被任命为总指挥,陈昌浩则担任了总政委。虽然陈昌浩在政治立场上始终紧跟张国焘,但他在许多方面与张国焘有所不同。陈昌浩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勇敢,而且具有不凡的执行力。 在黄安战役期间,陈昌浩亲自驾驶一架被红军缴获的敌机(被命名为“列宁号”),飞到黄安上空投掷炸弹并散发宣传品。徐向前在回忆录中提到,这架飞机是红军的第一架飞机,而陈昌浩仅27岁时就敢于亲自操作这架飞机穿越白区,甚至为了确保飞行安全,带着手枪和手榴弹逼迫驾驶员按指挥执行任务。 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陈昌浩的表现也得到了高度评价。徐向前曾表示,陈昌浩不仅有实干精神,还为四方面军的政治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陈昌浩不仅仅是指挥战斗,他还深入到部队的日常生活中,和战士们一起生活、一起战斗。 1935年6月12日,红一、四方面军终于在懋功实现会师。会师后,徐向前发现,红一方面军保存的干部数量较多,而兵员则相对较少。他与陈昌浩商量后提出,从红一方面军派遣一些干部(如张宗逊、陈伯钧、李天佑等)到四方面军工作。 同时从四方面军(当时拥有约八万人)抽调出四个团的兵力,补充给红一方面军。最终,从四方面军抽调了三个团,约2600人,这一调整得到了双方的支持,双方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融洽。

0 阅读:339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08

用户11xxx08

6
2025-04-25 21:00

飞机原飞行员驾驶飞机,陈昌浩在后座人工投炸弹。小编请学习历史。

云中漫步

云中漫步

1
2025-04-26 18:06

老了回望激情燃烧的岁月,潸然泪下!

用户14xxx42

用户14xxx42

1
2025-04-26 10:01

陈昌浩先辈,光辉而又伟大的一生,值得人民永远怀念!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