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河南 37 岁单身汉,捡回一个长尾巴的弃婴,为了抚养他终身未娶,谁知25 年后,只能爬行的养子靠养鸡赚了 30 万,给他建了个大房子养老。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2年的河南农村,37岁的丁金栓过着清贫而单调的生活,他单身未娶,家境普通,婚姻因经济拮据一再搁置,那年的一天,他在乡间小路上发现了一个纸箱,里面躺着一个被遗弃的婴儿,孩子哭声微弱,屁股上长着一块肉赘,形似“尾巴”,引来村民围观议论。 有人说这是不治之症,有人叹息孩子命苦,丁金栓挤进人群,看到孩子身上布满针眼,瘦弱不堪,心中涌起一股怜悯,他脱下外套裹住婴儿,决定将其带回家中,这一刻,他与这个陌生的小生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医院的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婴儿患有先天性脊柱裂,终身无法直立行走,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丁金栓没有退缩,他知道,孩子已被抛弃一次,若再无人收留,等待他的只有无尽的苦难。 于是,他下定决心抚养这个孩子,并取名丁转成,寓意扭转命运,希望他能走出不一样的人生,为了全身心照顾丁转成,丁金栓选择终身不娶,将全部心血倾注在这个孩子身上。 抚养丁转成的日子充满艰辛,丁金栓靠务农为生,收入微薄,家中唯一的耕牛是他赖以生存的依靠,为了给丁转成治病,他毫不犹豫地卖掉了耕牛,没有牛,他只能用双手耕作,劳动强度成倍增加,即便如此,他从不抱怨,总是确保丁转成吃得饱、穿得暖。 每次带孩子去医院,他都背着丁转成,沿着崎岖的乡间小路步行,风吹日晒也在所不惜,医生告知,丁转成的病无法根治,只能通过康复减轻痛苦,丁金栓便自学简单的护理知识,为孩子制作手撑工具,方便他用双手爬行,他用行动告诉丁转成:无论身体如何,生活都要继续向前。 丁转成在丁金栓的呵护下慢慢长大,由于残疾,他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跑跳,只能靠双手在地上爬行,这让他在村里常被嘲笑,孩子们讥讽他为“爬虫”,这些刺耳的话语一度让他自卑,不愿与人交往,丁金栓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他从不责骂那些嘲笑的孩子,而是静静陪伴在丁转成身边,用朴素的语言开导:“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你只要做好自己,靠双手也能活出精彩。”这些话如同温暖的灯火,照亮了丁转成内心的阴霾,他开始接受自己的身体,决心用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随着年龄增长,丁转成愈发明白养父的付出,他看到丁金栓日渐佝偻的背影,内心暗下决心,要为养父分担重担,16岁那年,他听说村里有人靠养殖致富,便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丁金栓毫不犹豫地支持他,拿出家中仅有的积蓄。 第一次尝试养殖,丁转成因经验不足亏了本,他本以为会挨骂,但丁金栓只是默默补上亏空,鼓励他继续尝试,这份信任让丁转成倍感温暖,也更加坚定了成功的信念。 18岁时,丁转成将目光锁定在养鸡行业,他先在别人养殖场打工,边干边学,积累经验,两年后,他用攒下的钱在家附近建起简陋的鸡舍,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2017年,他投入一万多元购入一千多只鸡苗,却因技术不成熟损失了一半,失败的打击让他彻夜难眠,但他没有放弃,而是总结教训,改进养殖方法。 他四处推销鸡蛋和活鸡,凭借毅力和真诚逐渐打开市场,随着经验积累,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也逐年增长,丁转成的养鸡场在当地渐渐有了名气,他用双手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25年间,丁金栓为丁转成倾尽所有,默默付出,从未求回报,丁转成则用自己的努力,书写了一段逆境中的传奇,他用养鸡赚来的30万元,为丁金栓建了一座宽敞明亮的新房。 房子竣工那天,阳光洒在崭新的屋檐上,丁金栓站在院子里,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他从没想过,当初那个病弱的弃婴,能用这样的方式回报他。 丁转成还请来护理人员,确保养父晚年生活无忧,他自己则继续忙碌,骑着三轮车下山送货,甚至通过网络直播分享自己的故事,传递自强与感恩的精神。 丁金栓与丁转成的故事,是一段关于爱与坚持的动人篇章,丁金栓用无私的父爱,为丁转成撑起一片天;丁转成用不屈的奋斗,为养父创造了安稳的晚年。 他们的经历让人看到,无论命运多么艰难,只要有爱与努力,就能在逆境中开出希望之花,丁金栓的笑容和丁转成的坚持,仿佛在诉说:爱能温暖人心,努力能改变命运,这份温暖与力量,将在他们的故事中继续传递,激励更多人用爱与坚持迎接生活的挑战。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郑州晚报——《独家责任|从弃婴到孝子,“爬行娃”的艰难逆袭路》
1992年,河南37岁单身汉,捡回一个长尾巴的弃婴,为了抚养他终身未娶,谁
如梦菲记
2025-04-25 14:42:17
0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