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军把渊子涯村给包围了,正准备想大开杀戒屠村。但村民们并想不束手就擒,联合一起血战1000名日军,打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家园保卫战,共击杀日寇121名,光荣战死147人。 1941年冬,山东沂蒙山区的渊子崖村被1000多名日军团团围住,屠村的阴云笼罩在上空。敌人带着大炮和机枪,气势汹汹,可村民们没打算坐以待毙。他们抄起土枪、土炮,甚至铡刀和锄头,跟日军干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保卫战。最终,121名日寇倒下,147名村民却永远留在了战场。这场血战到底咋打的?一个村子咋就能拼成这样?背后藏着啥故事?别急,咱慢慢揭开这页历史。 渊子崖村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靠着沭河东岸,人口1500多,是个不小的村子。1941年12月20日凌晨,1000多名日军偷偷摸过来,把村子围得死死的。这次行动是日军“铁壁合围”扫荡的一部分,目标就是要把这个抗日的钉子村给拔了。带路的还有个汉奸叫梁化轩,专干卖国害民的勾当。村子周围有5米多高的土墙,上面还有炮楼和炮眼,挺结实。自卫队有300多人,可装备差得要命,只有几十杆土枪和九门“五子炮”,剩下的全是农具,能打能拼全靠血气。面对日军的大炮和精良武器,村民没跑也没躲,硬是决定守住自个儿的家。 村长林凡义才19岁,年轻但能打,为人正派,村民都服他。日军来之前他就有点察觉,带着大家加固围墙,攒了点弹药。副村长林庆忠性子急,干劲儿足,帮着林凡义训练村民、调物资。这俩人搭档,一个冷静一个热血,把村里的防御弄得有模有样。村子本身也有底子,自古就崇文尚武,很多人会两下子,再加上八路军之前帮着建了自卫队,多少有点战斗力。虽然武器不行,可人齐心,这就有了跟日军硬碰硬的资本。 天刚亮,日军四门大炮就对着围墙开轰,炮声震天,土墙被炸得直抖。村民靠着“五子炮”还击,炮弹飞出去,碎石子跟雨似的砸向日军,一下子干掉几十个敌人。日军不甘心,集中火力轰东北角,墙炸开个口子。林凡义赶紧带人冲上去,用门板和石头堵缺口,跟冲进来的日军拼刺刀肉搏。村民林九兰拿着铡刀,愣是砍倒7个日军;林崇林挥着大刀,也收拾了好几个。连妇女和老人都上阵了,菜刀、锄头齐招呼,谁也不退缩。战斗打到傍晚,日军还是没拿下村子,双方都杀红了眼。 村民们快撑不住的时候,八路军山东纵队2旅5团的援兵到了,机关枪一响,日军慌了。他们怕八路军主力杀过来,没敢恋战,撤退时还掳走几十个村民。这仗下来,村民死了147个,伤了400多,可也干掉了121个日军,保住了村子。战斗结束,村里一片狼藉,房子塌了,地里全是血,但日军被震住了,再不敢轻易来犯。1942年,渊子崖村得了个“抗日楷模村”的称号,1944年还建了烈士纪念塔,林凡义后来守着塔直到1981年去世。 这胜利不是靠运气。渊子崖村的人有武艺底子,自卫队又有八路军的支持,关键是团结。林凡义带着大家沉着应战,林庆忠跑前跑后,村民们不管男女老少都豁出去了。林九兰和林崇林这样的普通人,平时种地干活,战时却成了英雄。装备虽差,可拼劲儿不输人,这仗打得是真硬气。更重要的是,这不光是保家,也是保民族的尊严,村民心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 这场仗的意义 渊子崖保卫战不是啥大场面,可就是这一个小村子,硬生生挡住了日军的屠刀。121个日军倒下,147条命换来的胜利,代价不小,但震慑了敌人,也鼓舞了全国抗战的人。这场仗告诉大家,日本人不是不可战胜的,普通老百姓也能干出大事。它成了抗战史上的一面旗帜,连毛泽东都夸这是“村自卫战的典范”。这精神不光是1941年的,今天看也让人热血沸腾。 渊子崖保卫战,村民用命拼出来的传奇,147个牺牲的背后,是不屈的骨气。这段历史离咱们不远,你咋看这场仗?觉得村民最牛的地方是啥?欢迎留言聊聊,咱一起记住这些硬汉,别让他们的血白流。
1941年,日军把渊子涯村给包围了,正准备想大开杀戒屠村。但村民们并想不束手就擒
清风拂面剑如霜
2025-04-25 16:50: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