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已经82岁高龄的毛主席突然问身边的人:功德林里,还有国民党战犯吗?“还有,主席”,工作人员回答说:“还有200多名顽固分子在那里接受改造”毛主席叹了一口气,说:“关这么久了,再顽固分子也剩一把骨头了。他们老了,做不了恶了,都放了吧。”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解放战争,我军大获全胜。 三年时间,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其实从实力和人数数量来比,国民党的优势远大于共产党。 蒋介石信誓旦旦,甚至放下豪言壮语,声称不到几个月就能取得胜利。 殊不知,下场和当初的誓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一战,我军无疑是背水一战。 毛主席明确指出,蒋介石的军队士气不高。 而我军虽然没有其他势力的支持,但是士气高涨,劲往一处使,胜利是必然的事情。 毛主席本意是不想打这一场仗。 毕竟同为中国人。 可形势摆在那里,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只能打到底。 在那三年里,我军俘虏了无数国民党。 有很多都被送到了功德林监狱。 在很多人的心里,战争时期敌人的监狱都是梦魇一样的存在。 他们不仅残暴,甚至还会对俘虏进行残忍的酷刑。 说的日本“鬼子”。 他们对待俘虏的方式只有虐待和侮辱。 但功德林不一样。 被关在功德林监狱的国民党战犯,并不会受到身体上的折磨。 相反,除了进行劳动改造,还需要进行思想改造。 虽说大多都是犯下严重罪行的战犯,但毛主席下达了一个指令。 那就是不杀! 毛主席秉持着既往不咎的胸襟,对那些战犯的态度十分友善。 他始终认为,只要稍加改造,还是有可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只不过,改造需要时间,也并不顺利。 有很多战犯被以前的思想给洗脑,一时之间很难绕过那个坎。 管理所并没有放弃,反而想了很多办法。 其中一个便是让战犯自己组织,建立学习委员会。 在学习、思考当中,转变思想上的根深蒂固。 事实摆在眼前,证据也历历在目。 有很多人发现,蒋介石才是背叛革命的那一个人。 久而久之,一些思想觉悟比较高的战犯,逐渐认清现实。 随后便出现在战犯特赦的名单里。 那些改善从恶的战犯重回正常生活。 从1959年开始,那些被关在功德林监狱里的战犯,分批特赦。 大多数战犯在思想改造中逐渐接受我党思想教育。 从第一批到第六批,被释放的战犯重获新生。 可是,仍有战犯看不清楚局势,思想特别顽固。 不仅不配合改造,甚至还直言不会背叛蒋介石。 他们清醒的认识,反而觉得自己没有错,一直在深渊徘徊。 看不到光明,看不懂希望。 这些人思想根深蒂固,就连管理所都拿他们没办法。 什么方法都用了个遍,学习新思想都没有用。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顽固的战犯一直没有出现在特赦的名单里。 第六批战犯特赦结束后,多年都没有第七批。 直到1975年,毛主席突然想到被关在功德林监狱的国民党战犯。 他询问身边的人,长叹了一口气。 随后便组织会议,决定将那些战犯全部释放。 那个时候战犯已经七老八十,就算思想再固执,也激不起什么浪。 几十年已经过去,再硬的骨头也会因时间流逝匆匆受到影响。 毛主席不仅将他们放了,还特别交代:“放战犯的时候,一定要请他们吃顿饭。” 除此之外,还给每一人发放100元安置费。 至此,战犯全部处理完毕。 他们的结局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如果当初能够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或许结局会发生改变。 只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相较于国民党无情的作风,我党始终将和平记挂在心。 就算曾经有恩怨,也不会赶尽杀绝。 毛主席充分展现了什么才是宽宏大量,什么才是高尚品格。 主要信源:(中国网文化——特赦释放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的前前后后)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9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