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1岁的周培源散步回家后觉得有点累,他像往常一样,贴在妻子耳旁说“我爱你”,便躺下休息。谁料,这一躺,他再也没有醒来。 周培源是谁?说起他,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科学家”“大牛”。没错,他是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还当过政协副主席。这老头儿一生头衔多得数不过来,但最让人感慨的,还是他和妻子王蒂澂的那段感情。这俩人从相识到相守,再到最后的告别,61年的婚姻,硬是把爱情活成了教科书。 故事得从1930年说起。那会儿周培源30岁,刚从美国留学回来,在清华大学教书。他是个物理学天才,20多岁就拿下了博士学位,回国后一心扑在学术上。不过,人也有七情六欲。那年,他在朋友家看到一张照片,里面是个气质出众的女孩儿——王蒂澂,北京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长得漂亮不说,还被同学封为“校花”。周培源一看就动心了,决定追她。 追的过程可不简单。王蒂澂身边追求者不少,像清华经济系的陈岱孙,还有物理学大咖叶企孙,都对她有意思。周培源没啥花言巧语,靠的是真诚。他三天两头跑去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带点小礼物,不光送给王蒂澂,连她室友的份儿都不落下,愣是把好感刷满。用了两年时间,1932年6月18日,他俩在北京结了婚,婚礼简单但有分量,清华校长梅贻琦亲自当主婚人。这段缘分,就这么开始了。 婚后的日子,周培源和王蒂澂感情特别好。周培源搞科研忙得脚不沾地,但不管多累,每天早上都会对妻子说“我爱你”。这习惯从结婚那天起就没断过。因为早年战争时耳朵受过伤,他说话声音大,邻居都能听见,女儿后来回忆,说这成了家里的一道风景线。王蒂澂呢,英文系毕业,本来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但她选择支持丈夫,把家操持得妥妥当当。 1930年代,王蒂澂得了肺病,那时候医疗条件差,没啥特效药。她身体弱,周培源就带她去香山疗养,自己扛起照顾俩女儿的责任。每个周末,他从清华园骑自行车到香山,50多里地,土路颠簸,来回得一天时间,就为了陪妻子说说话。这份心意,让王蒂澂慢慢恢复了健康。俩人从浪漫的热恋,过渡到了实打实的柴米油盐,感情却一点没淡。 周培源的事业越来越忙,他搞出了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还在北京大学建了个大风洞,学术成就一堆。但不管多忙,他始终把家放在心上。抗战时期,国家乱成一团,他带着全家颠沛流离,王蒂澂跟着他吃苦,从没一句怨言。后来新中国成立了,周培源当上北大校长,地位高了,责任也重了,王蒂澂还是那个默默支持的女人。 俩人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周如枚,二女儿周如雁。孩子小时候,周培源忙着教书育人,王蒂澂管家里的事儿,俩人分工明确,日子过得踏实。到了晚年,他们住在一块儿,生活简单但温馨。周培源有个爱好,喜欢早上练太极拳,王蒂澂就陪着他,偶尔还帮他整理书稿。61年的婚姻,风风雨雨都走过来了,那句“我爱你”从没缺席。 1993年11月24日,周培源91岁了。这天他照旧散步回家,回来后觉得有点累。他跟王蒂澂说了几句话,就躺下休息。那句“我爱你”照例说了,谁也没想到,这竟是最后一次。王蒂澂看他睡着了,就去忙别的,后来发现他没动静,才知道大事不好。医生来检查,说他走得安详,估计是睡梦中离世的。 周培源走后,王蒂澂一下子像是丢了魂。她守着丈夫留下的房子,啥也没变,每天对着他的照片发呆。她学着他的样子,轻声说“我爱你”,好像他还在身边。女儿们常来看她,可她心里那块空,怎么也填不上。2009年,王蒂澂99岁,也在睡梦中走了。有人说,她这是去和周培源团聚了。
1993年,91岁的周培源散步回家后觉得有点累,他像往常一样,贴在妻子耳旁说“我
浅笑对风吟
2025-04-25 18:22:00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