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铁道部决定为詹天佑迁坟,未曾想,在挖开詹天佑墓的瞬间,竟看到棺木里流

诺诺说历史 2025-04-26 09:03:00

1982年,铁道部决定为詹天佑迁坟,未曾想,在挖开詹天佑墓的瞬间,竟看到棺木里流出黑水,在场人员顿时愣在原地。

大伙儿心里直打鼓,想着这都埋了六十多年了,难道尸体早就烂成泥了?这黑水到底是啥玩意儿?这事儿还得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那时候大清国刚被洋人用鸦片战争收拾完,朝廷里搞洋务运动的大臣们想了个主意,选了一帮十来岁的孩子送去外国念书。

同治十年,广东南海县有个叫詹天佑的十二岁小后生,背着铺盖卷儿跟着容闳去了美国。

这趟远门可不得了,后来咱们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的铁路,就指望在这孩子身上了。

詹天佑在美国待了九年,不光念书还订了亲,他老丈人谭伯邨是广东老乡,在美国做生意。

要说这读书人就是能耐,他硬是考上了耶鲁大学的土木工程系,专门学修铁路的手艺。

光绪四年他拿着毕业证回国,可那时候朝廷压根用不上铁路人才,这小子只能先当水手混日子,后来又去教洋文。

就这么晃悠了七八年,直到他留洋时的老同学邝孙谋在天津铁路公司当差,这才把他招去当工程师。

要说詹天佑真赶上好时候了,那会儿李鸿章在唐山搞开平煤矿,要修运煤的铁路。

詹天佑跟着英国工程师金达干活,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就是他参与修的,这活干得漂亮,连金达都竖大拇指。

可洋人总瞧不起中国人,说咱们离了他们连根铁轨都铺不直,詹天佑心里憋着口气,就等着机会证明自己。

机会说来就来,光绪三十一年,慈禧太后突然要修京张铁路。

这条道儿从北京到张家口,全长四百来里,中间要翻八达岭,难修得很。

洋人听说要中国人自己修,都等着看笑话,詹天佑接下这活,带着百十号人就开始干。

要说他真是聪明,在山里设计了个人字形的线路,火车头在前面拉不动了就换个方向推,硬是把陡坡给对付过去了。

挖八达岭隧道的时候更绝,他让人在山顶上打竖井下去,分六段同时开挖,省了一半工期。

四年工夫,京张铁路提前两年通车,花了不到七百万两银子,比洋人估的价省了三分之二。

这下可给中国人长脸了,连外国报纸都登文章说詹天佑了不起,自打这时候起,大伙都管他叫"中国铁路之父"。

老詹这辈子扑在铁路上,连生病都不闲着。

民国八年他在汉口主持粤汉铁路的活,累得得了重病。

临死前还惦记着中东铁路的利权不能落到日本人手里。北洋政府给他办了个风风光光的葬礼,棺材用专列从汉口拉到北京,一路上车站都有当兵的列队敬礼。

大总统徐世昌亲自给他写碑文,夸他是国家的栋梁。

等到1982年迁坟的时候,开棺看见的黑水可把工作人员吓坏了。

后来专家来看才知道,这是当年下葬时用的防腐药水,老詹的尸身保存得挺好,连衣服上的金线都还能看清。

现在他的骨灰安葬在京张铁路边的青龙桥火车站,正好能看见火车在当年修的人字形铁路上跑。

要说这一百多年变化真大,詹天佑那会儿修铁路得靠人挑马拉,现在咱们的高铁都跑出世界最快了。

当年洋人笑话咱们修不了铁路,现在全世界都来中国我们这学。

这里头靠的是什么?还不就是老詹他们那代人憋着的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还有后来人一代接一代的拼命干。

从詹天佑的黑棺材到复兴号的流线型车头,这里头藏着多少中国人的心血和智慧,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0 阅读:116
诺诺说历史

诺诺说历史

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