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排坛动态韩国排球排球泡沫化,V联赛现状③--表丞朱退役背后暴露的"补偿金困境"...V联赛自由球员制度亟待改革
4月24日,韩国女排V联赛自由球员(FA)市场关闭之际传来一则遗憾消息——在正官庄效力的前国手表丞朱突然宣布退役。作为自由球员中唯一未签约的选手,她最终只能无奈告别排球赛场。
尽管这是个人的决定,但排球界都心知肚明,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球员着实可惜。一位排球界人士感慨道:“如今她已到了被尊称为老将的年纪,而这也意味着她拥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她具备的实力足以让她在任何一支球队都成为可靠的关键力量。”
与此同时,金软景也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了自己的惋惜:“要是环境能再好一些,(表丞朱)或许还能继续在排球场上发光发热,真的留下了太多遗憾。希望能出台更多保障运动员权益的制度。”
那些渴望增强实力的球队自然也关注到了这一情况。赛季初,就有传闻称某支球队有意引进表丞朱。然而,高昂的补偿费用却成了横亘在转会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上赛季年薪3亿韩元的表丞朱,在自由球员市场中被列为A级选手。引进她的球队需要向原所属球队支付“上赛季年薪的200%加上除6名保护选手外的1名选手”或者“上赛季年薪的300%”作为补偿。
尽管表丞朱实力出众,但考虑到球队的长远发展以及额外的补偿费用,引进她确实让球队面临不小的负担。由于个人原因,表丞朱曾尝试转会至首都圈球队,但由于正官庄队的意愿和其他因素,她留队并非易事。虽然曾探讨过签署协议并交易等多种方式,但最终未能达成各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表丞朱只能选择退役。
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重新审视V联赛自由球员补偿体系的强烈呼声。韩国篮球联盟(KBL)的自由球员制度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参考范例。KBL在发生自由球员转会时,也存在依据选手整体薪酬排名来确定补偿的体系。不过,KBL存在一些不适用补偿的例外规定,这也是两者的差异所在。
△原所属球队放弃与该自由球员续约的情况
△球队指定自由球员作为补偿选手并使其转会的情况
△前一年或更早未签约的球员转会的情况
△年龄在35岁及以上(标准日期:每年1月1日)的自由球员转会至其他球队的情况,可无需补偿进行自由转会。
需要着重关注最后一条例外规定。这一条款是2013年3月13日KBL理事会新增的内容。其目的在于尽量减少因补偿问题导致的老将选手在自由球员市场上无人问津,最终只能无奈退役的情况。实际上,2023年5月发生的吴世根转会至SK队的案例就适用了这一规定。他毅然离开了自出道起就效力的正官庄队(当时为KGC人参公社),另觅新的发展平台。由于没有补偿选手,他得以延续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本赛季(2024 - 2025赛季)的54场比赛中,他全部出战,场均上场18分54秒,为球队时隔三年夺得常规赛冠军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与表丞朱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
当然,这并非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倘若降低补偿门槛,球员引进竞争必然会愈发激烈。排球自由球员市场目前存在的“泡沫争议”也不容忽视。某球队高层管理人员表示:“有些球队甚至提出干脆取消补偿选手制度,但这无异于让资金不足的球队退出联赛。如果可以用钱买下所有球员却不给予任何回报,那当初设立选秀机制的意义又何在呢?”他的这番话透露出了深深的无奈。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将“老将”单独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反而有助于缓解自由球员市场的泡沫问题。另一位排球界人士指出:“本来年轻选手就因为缺乏竞争对手而身价飙升。如果连有实力的老将也被市场边缘化,那么球员薪资集中的现象可能会更加严重。”
他接着说:“自由球员市场泡沫的核心在于供给。应该增加实力提升的选择。引入亚洲外援配额制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增加外援名额的意见也是基于同样的考量。”“目前的自由球员制度不仅在补偿问题上存在缺陷,自由球员重新获得资格的周期过短等整体方面也需要改进。现在是时候建立一套契合当下实际情况的制度了,而不是继续沿用过去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