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朝鲜背后的中苏博弈:斯大林曾不想让中国参战! 不可否认的是,朝鲜战争的爆发,给了新中国一次在国际上露大脸的机会,我们出兵朝鲜,用落后的武器装备,硬是把武装到牙齿,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军赶过了三八线,惊呆了所有人,因此抗美援朝成了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大大提升了国际地位,外交场合上说话都有了底气,毕竟弱国是真的无外交。 关于抗美援朝的视频,网上有很多,但我们今天要告诉各位的是,中国出兵朝鲜背后的那场中苏博弈,斯大林最初并不想让中国参战! 这里要先声明,当前正处于中俄关系的重要时期,我们并不是要拿这段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带当下的节奏,我们只讲这段确确实实发生过的历史,因为历史就是历史,既然有发生过,那就不能假设,只能回眸。 志愿军正式出兵的时间是在1950年10月19日,实际上呢,我们在朝鲜战争爆发几天后,就开始做出兵的准备了。 为什么呢?因为对新中国来说,连年的战争已让这个国家百孔千疮,太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来恢复经济,而且台湾也还没有解放,朝鲜战争来得太突然,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台湾的解放只能暂停,所以毛主席迫切希望能尽快结束战争。 另一方面,朝鲜人民军虽然打得很顺利,像赶鸭子一样,高歌猛进,但毛主席却敏锐地察觉到潜在的危机,南韩是美国在亚洲的一颗重要棋子,是二战的胜利果实,怎么可能会看着他被消灭,所以战争一爆发,就让驻扎在日本的美军过去增援,如果南韩实在顶不住,必然会全面增兵。 当中国将这个打算告诉苏联后,斯大林的态度却很冷漠,只是说你们如果要出兵的话,一定得等到美军越过三八线才行,否则按兵不动,因为斯大林不想让中国插手朝鲜的事情,如果朝鲜靠苏联的间接援助能取胜的话,就不需要中国了。 对于斯大林来说,不到危急时刻,一定不能让中国干涉,而三八线就是底线,如果美军越过了三八线,说明朝鲜战场的局势恶化,人民军主力已被消灭,朝鲜亡国在即,这时候再让中国出兵也不迟! 为什么斯大林那么怕中国提前出兵呢?根本原因还是他想把朝鲜牢牢控制在手里! 不久前,中苏签订了新的中苏条约,把原来由苏联实际控制的中长铁路、旅顺口和大连港都要了回来,这让斯大林非常地不满,斯大林可以说是咬着牙签下了新的中苏条约,因为不签的话,中国如果被美国拉走了怎么办?当时美苏冷战已开始,多一个朋友,好过多一个敌人的道理,斯大林也是懂的。 失去旅顺口、大连港对苏联来说很要命,因为这里是他们在远东最好的出海口,在亚洲与美国抗衡,就指望着中长铁路、旅顺口和大连港,否则他们的太平洋舰队只能回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往后想进出太平洋,只能走被美国实际控制的对马海峡,无法保证安全,所以你说斯大林会开心吗? 新的中苏条约签订后,直接推翻了斯大林之前的部署,为了苏联的安全,他不得不调整亚洲战略,怎么调整呢?那就是控制朝鲜半岛,以弥补失去的中长铁路、旅顺口、大连港,通过这里驶向太平洋,维持话语权! 于是,斯大林就同意了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其实金日成想要统一朝鲜半岛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被斯大林一直摁着,直到新中苏条约的签订后他才点头,而且还让金日成瞒着中国行动,所以我们最后很被动,但也没有办法。 有的观众朋友可能会问,斯大林怎么知道金日成一定能赢呢?要是打败了,他不也是无法控制朝鲜半岛? 其实对于斯大林来说,朝鲜战争的结果可以无视,谁赢都行,哪怕是金日成打光了也无所谓,只要战争打起来就可以。 为什么呢?因为新的中苏条约签订后,斯大林越想越不对劲,好不容易得到的中长铁路、旅顺口和大连港,说没就没了,于是又提出了一个补充协议,如果远东爆发战争或者有战争危机,苏联仍可以无偿使用这些地方。 看到这里观众朋友们应该就能明白,斯大林为何突然会改变态度,支持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最后结果也是斯大林想的那样,朝鲜战争一爆发,苏联就打着“远东爆发战争”的理由,把中长铁路、旅顺口和大连港又控制了起来。 所以斯大林不想让中国那么早地出兵,除非是局势恶化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才会考虑。其实在8月底的时候,金日成已感觉打不动了,想请中国出兵帮忙,但这件事要得到斯大林的首肯,因为他是斯大林扶持起来的,结果斯大林却不同意让中国出兵,因为美军还没有到三八线,他安慰金日成:不要因为在与外国干涉者的斗争中没有取得连续胜利而不安,胜利有时也会伴着一些挫折,甚至局部失利。 当然,斯大林也不是只画大饼,承诺如果朝鲜同志有需要的话,苏联可以马上提供一批战机。没有办法,毕竟斯大林是金日成的大老板,只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苏联的援助上,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会再提让中国出兵的要求了。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将人民军拦腰切断,紧接着又跨过了三八线,兵临平壤城下,金日成的主力都被困在了南方,留守北方的那点兵力,哪是美军的对手?报请大老板斯大林同意后,他连夜派人到中国求援,这才有了后面的抗美援朝。
斯大林到底有多可怕,胡志明因为一件事才明白,他当初为何执意要大清洗了。1924
【6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