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4月17日,黄飞鸿受到丧子和事业被毁双重打击,忧郁成疾,病逝于广州城西

曦月谈 2025-04-26 14:03:59

1925年4月17日,黄飞鸿受到丧子和事业被毁双重打击,忧郁成疾,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终年69岁。因此时黄家已经家徒四壁,无力殡葬。后来其女弟子邓秀琼得知消息后,出资为师傅买了棺材,将其安葬在白云山麓。 1924年的广州,政局动荡不安,各方势力争斗不断。这一年发生的商团暴乱让整个西关地区陷入一片混乱。 暴乱中,无数商铺和民居遭到破坏,其中就包括了黄飞鸿经营了38年的宝芝林。这座承载着数十年武术传承和医药救治的场所,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 在此之前,黄飞鸿一生都在为武术和医术的传承而奋斗。从三岁开始,他就跟随父亲黄麒英学习武艺,打下了扎实的功夫根基。 黄麒英作为"广东十虎"之一,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包括虎拳、鹤拳等岭南武术精髓。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年轻的黄飞鸿展现出非凡的武术天赋。 1869年,黄飞鸿拜入林福成门下,这位铁桥三的高徒传授给他"铁线拳"和"飞铊"等绝技。这些技艺的融会贯通,让黄飞鸿的武术造诣更上一层楼。 经过多年苦练,黄飞鸿将洪拳发扬光大,把这门源自少林的武术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他不仅精通长桥大马的大开大合,还擅长短桥窄马的贴身攻防。 在武术之外,黄飞鸿还开创了新派醒狮。他将高桩醒狮、民间武术梅花桩与南派醒狮完美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 这种创新不仅展现了传统武术的魅力,更让醒狮表演成为了一门融合舞蹈、杂技和美学的综合艺术。新派醒狮的出现,为岭南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19年,黄飞鸿在广东省精武会成立大会上的飞铊表演,堪称他武术生涯的巅峰之作。这次表演充分展示了他精湛的武艺和深厚的功力。 1919年的一个中秋之夜,成为了黄飞鸿生命中最为沉重的时刻。他最为疼爱的二儿子黄汉森在那一晚永远离开了人世。 在黄飞鸿的四个儿子中,黄汉森天赋异禀,自小跟随父亲习武,展现出极高的武术天分。经过父亲的悉心教导,黄汉森不负众望,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武者。 凭借着精湛的武艺,黄汉森在广州保商卫旅营任职护卫,负责维护商业区的治安。在执行任务期间,他曾经与同事"鬼眼梁"发生过冲突。 这场冲突的起因是鬼眼梁无端挑衅,结果被黄汉森凭借高超的武艺制服。这次失败让鬼眼梁怀恨在心,一直寻找报复的机会。 那个中秋之夜,鬼眼梁找到了报复的时机。他先是设法灌醉了黄汉森,趁其不备开枪将其击毙。 事后,鬼眼梁颠倒黑白,声称是黄汉森酒后拔枪要杀他,他不得已才开枪自卫。这个说法让黄飞鸿失去爱子还蒙受不白之冤。 失子之痛让黄飞鸿立下重誓,从此不再教子习武。这个决定也意味着他放弃了将毕生所学完整传承给后代的愿望。 1924年,命运再次给了黄飞鸿沉重一击。广州爆发的商团暴乱让他经营了38年的宝芝林化为灰烬。数十年积累的医书、药材和武术典籍付之一炬。 雪上加霜的是,他的长子黄汉林在这个时期也失去了工作。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顿时陷入了断绝的境地。 在这最艰难的时刻,黄飞鸿的第四任妻子莫桂兰始终陪伴在侧。虽然两人相差三十六岁,但莫桂兰用自己的坚强支撑着这个饱经风霜的家。 在1925年初,黄飞鸿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长期的忧郁和生活的重压让这位69岁的武术宗师逐渐失去了抵抗疾病的能力。 被送入广州城西方便医院后,黄飞鸿的病情始终未见好转。4月17日这一天,在妻子莫桂兰的陪伴下,这位曾经威震岭南的武术大师永远闭上了双眼。 黄飞鸿的离世让整个广州武术界为之震动。然而此时的黄家已经家徒四壁,连为这位一代宗师举办一场体面葬礼的能力都没有。 就在这个危难时刻,黄飞鸿的女弟子邓秀琼得知消息后,立即出资帮助料理师傅的身后事。她买来棺材,安排了葬礼的全部事宜。 在众人的帮助下,黄飞鸿最终得以安葬在白云山麓。这里山清水秀,成为了这位武术宗师的最后栖息之地。 黄飞鸿离世后,他的遗孀莫桂兰带着两个幼子黄汉枢、黄汉熙前往香港谋生。这个决定让黄飞鸿的武术精神得以在香港延续。 在香港,莫桂兰重新开设了黄飞鸿国术馆,同时创办了莫桂兰健身院。她还重建了宝芝林,继续传承黄飞鸿的医术和武学。 这些机构的建立,让黄飞鸿的武术和医术得以在香港扎根。许多武术爱好者通过这些场所,得以接触和学习正统的岭南武术。 莫桂兰在香港坚持传承武术达数十年之久。直到1982年,这位与黄飞鸿共同走过人生最后十年的女子,在香港去世,享年九十岁。

0 阅读:71
曦月谈

曦月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投稿请私信~ 十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