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威胁中国"不等了"?贸易战打到天上,谁先扛不住? 最近,一则消息引起了航空业内的广泛关注。美国波音公司CEO凯利·奥特伯格公开表示,因为贸易战加征关税的影响,中国已经停止接收波音飞机,还要把原本计划交付中国的50架订单转卖给印度和马来西亚。言语之间,似乎还透着一股"不吃这一套"的硬气。 只是,波音这番威胁恐怕更多只是打肿脸充胖子。要知道,中国可是波音的第一大海外市场,去年就买走了波音全球1/4的飞机。如今中方突然退单停购不说,还同时加大了向空客订购和国产大飞机C919 的力度。对波音而言,这三记重拳砸下来,只怕是骨头都要散了架。 退一步讲,就算波音真把订单甩给印度马来西亚,这两个市场的需求量跟中国比,那是天壤之别。光是去年的737MAX,中国就订了上百架,马印两国恐怕连零头都凑不齐。 更何况,波音刚经历了737MAX空难的重创,光赔偿就花掉200多亿美元,财务状况本来就岌岌可危。在这种时候还端着架子装大尾巴狼,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而中国此次"停购令",其实正中波音要害。大家都知道,飞机从订购到最终交付需要漫长的排队等待,动辄就是三五年的周期。 而中国手里现在捏着波音未来5年30%的订单,说停就停,无异于当头给波音现金流开了个口子。 更狠的是,中国政府在停止进口波音的同时,立马加大了向空客购买飞机的力度,一口气敲定了300架大单。 国产C919的研发生产也在加速推进,就连飞机维修,都开始用国产零部件替代美国货。这一连串的组合拳,堪称给波音开了个"药方",是要让其尝尝技术被卡脖子,订单被抢占的滋味。 说到底,波音以为凭借所谓的"技术优势",就能永远吃定中国市场,这完全是一厢情愿。诚然,国产C919在部分核心技术上还有待完善,但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早已今非昔比。 就像当年西门子以为高铁技术就能永远占据中国市场一样,现在中国高铁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名片",而昔日对手们还在原地踏步。 反观波音的欧洲竞争对手空客就要聪明得多,贸易战一开打就立马在天津建第二条生产线,高层三天两头飞北京。在商场上谁跟钱过不去?波音却还在做只要中国"点头",随时都有"恩赐"的美梦。 其实,波音嘴上说得强硬,背地里恐怕心里也没底。CEO奥特伯格一方面放话中国,另一方面却特意强调"只要中国愿意,我们还是欢迎",言下之意无非就是怕印度马来西亚填不了中国市场的窟窿。 但眼下再摆出一副高姿态,除了讨好特朗普政府外,也是在赌中国的民航业撑不了太久。可他们没想到,中国各大航司现在宁可租赁旧飞机,也要等国产C919量产。在这场持久战中,恐怕急着回血的波音,比中国更经不起消耗。 归根结底,这就是美国滥用制裁手段的恶果。此前的芯片战已经证明,想靠行政命令砍断全球产业链,最后伤筋动骨的反而是自家企业。波音对中国市场的交付量已经暴跌60%,股价重挫到十年前,这还只是开始。 而中国却被逼出了一套自主可控的民航产业:不仅C919研发突飞猛进,就连航电系统、发动机也都有了国产化替代方案,连适航证都开始跟欧盟互认了。再这么折腾几年,波音真有可能失去中国市场的主动权。 截至目前,有消息称波音正游说美国政府放宽对华关税。而中国海关数据则显示,上半年从欧洲进口的空客飞机翻了一番,美国的大豆、天然气订单却被砍到谷底。 这场贸易战,结果已经很明显了:中国顶多飞机班次调整一下,波音却可能直接掉出全球民航第一梯队。 对于企业而言,把生意和政治分清,才是明智之举。而当下急需的,是以务实理性的态度,重新审视全球化格局中的自身定位。 在这个过程中,谁能在波诡云谲中把握先机,谁就能赢得未来。中美航空业的这一仗,还远没有结束。 谁能先扛不住?你说呢?
连外媒都佩服中国了。这事听着就解气!美国成天拿着关税大棒到处敲诈,这回可算踢到
【9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