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与刘妈跟着大侄女小双,大侄子小峰去了距离版纳开车一个多小时基诺山上,一个基诺族小村寨。这个小村寨叫基诺乡小普希村,有15户人家,户籍人口66人,实际居住40多人。 大概村寨里也住着一些来自北方城镇的隐士,有修行的,有失恋疗伤的,有男也有女。小村虽小,因为就那么一条带坡度的村道,道上有女人有狗,就不显得寂静了。 这个小村寨在山坳里,群山环抱,一年四季绿意葱葱。四周就是原始森林,日出很是让人振奋,落日又依依不舍。空气中负氧离子极高。失恋的人脑袋都缺氧,这个小村寨就来了一些失恋疗伤的人。 图片是小普希村年轻的村书记家,他们两口子与父母居住一起。房子应该是父母造的,基诺族造楼不雇人,都是自己设计自己盖。像图片上这栋二层楼,面积可不小,总造价也就20多万。书记家以种茶卖茶为主,村子里15户人家都种茶卖茶,有的还种水稻。海拔2000多高原大米,吃起来也挺有嚼头。 克非进了书记家院子,看到四女一男围着桌子正在吃午饭,以为是家人吃饭。就凑到跟前与他们攀谈起来。 穿黑半截袖小衫女人是书记母亲,挨着这个女人的男人是书记父亲。从左依次是书记大姨,大姨妹妹。中间穿粉红背心的老太太是同村村民。 她们在吃工作餐,她们仨都是来给书记家打短工的,采春茶。一个人一天给130元。真的不少了,克非80年代一个月也挣不上100元。令人百思不解的是,菜由书记父母提供,大米饭都是各自从家早上带过来的,我看到她们一个人有一个塑料袋,装着两碗大米饭,大米饭各吃各的。我问了一下为什么不提供饭?因为他们5个人就书记父亲上过一年小学,其余四个女人都一天书没念过,只会写自己名字。所以交流挺费劲。村子15户人家也是她们告诉我的,40多人也是她们说的。 我说就15户人家,应该吸收外来人口加入,延续村寨香火。我说延续村寨香火,她们也听不懂。我就直白跟她们说,就是我,我想留下来,帮我找个基诺族女人,我帮助你们繁殖人口。繁殖她们也听不懂,我说,就是帮助你们生孩子! 她们笑了,说,行!我们村子有一个独身女人可以介绍给我。我说,她多大年龄?她们说65岁。 我说65岁还能生孩子吗?
我昨天与刘妈跟着大侄女小双,大侄子小峰去了距离版纳开车一个多小时基诺山上,一个基
嘉勋生活
2025-04-26 19:38:38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