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46年,35岁的钱学森出席美国国防部会议的照片。当时钱学森每月工资200

灵鹿踏花寻梦来 2025-04-27 00:13:39

这是1946年,35岁的钱学森出席美国国防部会议的照片。当时钱学森每月工资2000美元,这是什么概念?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在上海,家里是吴越钱氏后裔,文化底蕴不浅。1914年,他爸钱家治在民国教育部工作,全家搬到北京。他从小在北京上学,先是第二实验小学,后来进北京高等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这学校注重全面教育,老师们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渴望,打下了扎实基础。 1929年,他考进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铁道机械工程,想靠工业救国。这学校号称“东方MIT”,学风硬核。1930年,他因伤寒休学,在杭州养病,顺便接触了中医和气功,开阔了眼界。1934年毕业后,他考上清华大学庚款留美项目,航空专业第一名。1935年,他去南京、南昌考察航空工厂,决定钻研空气动力学。 同年9月,他坐船到美国,先在麻省理工学院拿了航空工程硕士,1936年转到加州理工学院,跟师冯·卡门。1939年,他拿到航空学和数学双博士,搞出“卡门-钱公式”,在空气动力学领域扔了个大炸弹。1940年,他加入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火箭技术。1943年,他成核心成员,1945年还跟冯·卡门去德国,审问纳粹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挖了不少技术情报。 1946年夏天,35岁的钱学森受邀参加美国国防部会议,讨论战后火箭技术的军事用途。这会议参考了冯·卡门1945年的报告《迈向新地平线》,强调火箭对国防和科研的重要性。钱学森讲了火箭推进的优化方案,数据扎实,思路清晰,赢得满堂彩。当时他月薪2000美元,年收入24000美元,啥概念?1946年美国普通工人年薪也就2000-3000美元,一辆福特车才1000美元,郊区房子也就万把块。他一个月工资能买两辆车,生活却特朴素,钱多花在书和研究上。 为啥一个中国人这么受重视?因为他在火箭技术上真有货,美国军方看中他的脑子。他在喷气推进实验室干得风生水起,帮美国搞定不少技术难题。那会儿,冷战刚起苗头,火箭技术是军事制高点,他自然成了香饽饽。 1949年,新中国成立,钱学森坐不住了,想回国出力。可1950年,美国怀疑他因火箭技术专长有泄密风险,把他拘留软禁了五年。这期间,他硬是写出了《工程控制论》,脑子没闲着。1955年,中美谈判后,他终于带着老婆孩子回到香港,受到热烈欢迎。 回国后,他没歇着。1956年,他当上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领着团队搞导弹。他写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周恩来批了,导弹项目就这么起步了。1960年,东风一号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原子弹爆炸;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两弹一星”成了他的标签。 他还弄出系统工程理论,1958年推动中国科技大学成立,培养了一堆人才。毛泽东对他特重视,1956年宴会上安排他同桌,六年里见了六次。1991年,他拿“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晚年钱学森住北京,家里家具老旧也不换,月薪几百块加上奖金大多捐给国家。他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这话听着就接地气。2005年,他抛出“钱学森之问”,问为啥中国出不了创新人才,引发教育大讨论。2009年10月31日,他98岁去世,葬在八宝山,遗体盖着党旗,走得低调又庄重。 1946年,2000美元月薪是啥水平?美国普通工人一年才赚2000多美元,折算下来一个月不到200块。钱学森一个月顶别人一年,妥妥的高收入阶层。当时美国经济刚从二战恢复,物价不高,2000美元能买辆车加一堆家具,还能剩不少。他却没沉迷享受,回国后拿几百块月薪还捐出去,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这2000美元不只是钱,是他在美国地位的象征,也是他后来放弃的代价。他选了国家,没选钱,这选择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0 阅读:131

评论列表

激情依旧

激情依旧

1
2025-04-27 01:47

现在的科学家为什么没有娱乐明星有知名度?为什么收入不及网红?为什么孩子们和大家都认识及崇拜明星和网红而不是科学家?!!

灵鹿踏花寻梦来

灵鹿踏花寻梦来

灵鹿踏花寻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