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军仪仗队抵达越南,穿着便装整齐列队,人们举五星红旗欢迎。 飞机舱门打开的

凌春随心生活 2025-04-27 08:14:31

中国三军仪仗队抵达越南,穿着便装整齐列队,人们举五星红旗欢迎。 飞机舱门打开的瞬间,这支特殊的队伍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没有笔挺的军礼服,没有闪亮的军靴,36名仪仗队员清一色穿着雪白衬衫、黑色西裤,却走出了比正装更震撼的气势。他们的步伐像用尺子量过一样整齐,手臂摆动的幅度分毫不差,就连衬衫袖口露出的手腕长度都完全一致。河内机场的地勤人员看得忘了手里的工作,接机的人群中不断发出惊叹声。 举着小红旗的越南华侨陈阿婆踮着脚往前挤,她儿子赶紧扶住她:"妈您慢点,别摔着!"老太太却激动得直抹眼泪:"多少年没看见咱们国家的军人了,这精气神,跟当年解放军的味道一模一样!"她说的解放军人,是1979年帮助越南抗击美国侵略者的中国志愿部队。那时陈阿婆才二十出头,在河内开小餐馆,经常给中国军人送免费的米粉。 队伍最前面,带队的是仪仗队大队长李剑。这位参加过国庆70周年阅兵的老兵,此刻衬衫后背已经湿透。越南湿热的气候比北京难受得多,但他和队员们连眉头都没皱一下。路过欢迎人群时,有个越南小男孩突然跑出来,举着一束荷花要送给中国军人。李剑微微弯腰接过花,对小朋友露出温和的笑容,这个瞬间被记者拍下来,当晚就登上了越南各大媒体的头条。 这次访问确实不一般。往常仪仗队出国都是全套礼服,这次却特意选择便装。外交部的同志解释过,这是为了展现中国军人亲民的一面。但明眼人都知道,这里头有更深的意思——中越两国曾经亲如兄弟,后来闹过别扭,现在要重新做朋友。穿便装,就是告诉越南老百姓:我们不是来耀武扬威的,是来走亲戚的。 越南政府安排得很周到。仪仗队下榻的宾馆里,服务员都会说简单的中文。餐厅准备了春卷、河粉这些中越都爱吃的美食。有个细心的服务员发现中国军人吃饭时不浪费一粒米,第二天就在每张餐桌上放了公筷公勺。这些小细节,让队员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正式表演那天,河内人民军广场人山人海。当中国仪仗队变换队形,用越南语喊出"中越友谊万岁"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上了年纪的越南人一边鼓掌一边擦眼泪,他们想起了胡志明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年代。年轻人们举着手机疯狂拍照,有个越南网红直播时激动得语无伦次:"中国军人太帅了!我要去北京看升旗!" 表演结束后,发生了个意外插曲。几个越南老兵找到李剑,用生硬的中文说想合影。他们穿着褪色的旧军装,胸前别着中国援助的勋章。李剑立即整队,带着全体仪仗队员敬礼。快门按下时,中越两国的老兵们肩并肩站在一起,阳光把他们的白发照得发亮。 回国的飞机上,队员们终于放松下来。有人拿出越南小朋友送的椰子糖分给大家,有人翻看手机里存的合影。李剑望着舷窗外的云海,想起临行前首长说的话:"军装穿在心里,比穿在身上更重要。"这次他们确实做到了,没有礼服绶带,照样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看着中越两国老百姓这么热乎,有些人却开始犯嘀咕:当年战场上拼得你死我活的对手,现在怎么就能亲如一家?是时间冲淡了仇恨,还是共同的利益让两国越走越近?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觉得真正的友谊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0 阅读:410

猜你喜欢

凌春随心生活

凌春随心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