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停停!你这是在汇报些什么东西?”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在听取卫生部部长钱

品古观今吖 2025-04-27 11:09:38

停停停!你这是在汇报些什么东西?”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在听取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汇报工作时突然怒斥到。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旧中国时的农村地区,一直以来都是缺医少药,农民们根本没钱看病。得了小病就挺过去,得了大病就只能等死。   所以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就十分重视农村的医疗卫生问题,毛主席认为西医看病需要的医疗器械不仅昂贵而且还不便于运输,对于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并不适用,中医却恰恰相反,不仅需要的器械不多,而且中药的价格也不贵,农民们看得起病吃得起药,所以就大力发展中医。   可是谁知这也并没有解决农村的医疗问题,因为当时很多接受了正规培训的中医们大多都留在了城市中工作,但是当时毛主席对这一情况还并不了解。   而在1965年之前,中央为了解决农村的医疗问题,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拍城市医生组成医疗队下乡为农民看病及时其中之一。   根据中央的指示,各级医院临时组建下乡巡回医疗队到农村阶层,然而问题却接踵而来,由于下乡医疗队的人数有限,每次只能走两三个乡镇,不仅效率慢,而且还无法携带大一点的医疗器械,更无法保证每个专科的医生都配齐。   所以不仅没有达到给农民治病的目的,还要让农村安排医疗队的食宿问题而伤脑筋。所以这一活动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按照中央办公厅的安排接见了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并听取他的工作报告。   钱信忠做完了日常工作报告之后,就开始讲起了全国医务人员的分布情况和医疗经费的使用占比,结果毛主席越听越眉头紧锁脸上也出现了愤怒的神色。   钱信忠报告说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又140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而这些人当中有120多万留在城市中,占据了全国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的90%,在医疗经费的使用上,城市占据了75%。   听到这里压抑了多时的毛主席终于忍不住发怒了,他指着手上的文件说道“卫生部就是这样办事的吗?把好的医疗资源都留在城市留给有钱的人,让没钱的农民等死吗?在这样下去,你们卫生部恐怕就不是人民的卫生部,直接改称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毛主席很少发这么大的火,钱信忠被吓坏了,汗水从额头流了下来。   毛主席缓和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卫生部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要尽快培养一批农村养得起的医生,让他们来为农村的病患服务。”   钱信忠回去之后,马上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召集相关部门举行会议共同探讨。同时也将毛主席这一次发怒时所做出的指示称为了“六二六指示”。   一个月之后,毛主席再一次召见了钱信忠等人,这一次毛主席指出,可以在农村不脱产的情况下培训一批卫生员,但是不能用传统的方式,对于人员的要求也不用那么高,只要高小毕业就可以参加,主要实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和提高。   培养出这样一批人之后,将他们先放到农村去,就算是没有多么高超的医术,但是治疗一些普通的疾病是绰绰有余的,而且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医术也会随之提高,这样的医生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而且农村也养得起!   有了主席更加明确的指示之后,卫生部门开始在全国展开了普及农村医疗卫生的工作,大力扶持有条件的公社建立卫生员,同时还召集农村一些有文化的青年人,对他们进行医学培训。   这个培训时间非常短,一般在4个月左右,学习的也都是一些医学常识和常见病的治疗方法。这些青年通过考核之后就会回到自己的公社当卫生员。   他们来自农村,又回归农村,在给农民们看病之余也会参加劳动,因此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赤脚医生”。   而一大批赤脚医生的存在,让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民们普通的病痛也能够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最主要的这些赤脚医生看病开的药,价格都十分便宜,农民们买得起!   因为赤脚医生深入农村深入百姓之中,所以见过的各种病症也十分多,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还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治疗经验和方法,为我国的医疗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0 阅读:52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