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雍正皇帝便将13岁的弘历叫到皇宫,紧接着命人递给弘历一块半生不熟的肉让他吃掉,弘历照做。没想到也就是这块肉成了他为储君的契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提起清朝,我们很容易回想起“康乾盛世”一词,由此也会想到康熙、乾隆这两位清朝皇帝。 康熙大帝的威名和功绩自然不用多说,但是除此之外,康熙皇帝的子嗣也是出奇的多,在康熙晚年时期,光是孙子就有97位!这么多的孙子,别说认识,可能就连名字都叫不上。 但是对于爱新觉罗弘历康熙却是另眼看待的。 康熙61年,12岁的弘历被雍正带着来到宫中参加宴会,这还是弘历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皇祖父康熙。 与他一起去的孩子们见到康熙之后都是紧张的手足无措,但是弘历却是落落大方,康熙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孙子,宴会结束直接叫来了还只是雍亲王的雍正,要来了弘历的生辰八字。 后人猜想,康熙一定是找到了一些大师看了弘历的生辰八字,几天之后,康熙便让当时的雍亲王将弘历送到了宫中自己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所以历史上也就有了一些传闻,说雍正是沾了弘历的光,才能最终继承大统登上帝位。 虽然这些都只是猜测,但是不难看出康熙对弘历不仅仅是喜欢,更是希望能够将其培养成为自己满意的接班人。所以康熙驾崩雍正登基之后,也自然对弘历是另眼相看。 自古以来,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以天子自称,认为自己都是上天认定的人,所以在登基上位之后都会举行非常隆重的祭天仪式,以求上天庇护自己的江山可以长治久安。 古人对于祭祀所用的食材是非常讲究的,他们认为越是天然的食材越是原始的烹饪方式才是最好的,所以,在祭祀时通常用的肉都是白水煮肉,不添加任何的调料连盐都不会放。 这个白水煮肉也有一个非常正式的名字叫“胙肉”,按照中国古代传下来的传统,在祭祀大典完成之后,要将这些祭祀的食物拿出一部分来给参加祭祀的人吃掉,因为这是祭祀上天的食物,所以也寓意着上天赐福。 但是这第一块肉给谁吃却是大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皇帝会将第一块白肉给下一任皇帝也就是太子吃。 但是雍正刚刚登机,还没有立太子,所以众大臣们都眼睁睁的看着,雍正会将第一块胙肉赐给谁,在众人的注视之下,雍正命人将胙肉端给了弘历。 一时间地下的大臣们也便知道了雍正的心思,而弘历看到雍正赐的胙肉之后更是激动不已,虽然这半生不熟的白肉吃上去口感不佳甚至还有些腥,但是他却吃的非常开心,因为他虽然年幼,但是也知道这块肉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众位皇子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当中弘历津津有味的吃完了这块胙肉。下面的大臣们对于皇帝会立谁为储君也就心知肚明了。 三个月后,正逢清圣祖康熙的忌辰大典,雍正并没有亲自去参加,而是让弘历代替自己前去主持祭祀,要知道这是历朝历代只有储君才有的资格。 雍正此举无异于是在昭告天下,弘历就是自己最中意的储君人选。其他皇子们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乖乖的靠边站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当然这其中也有跃跃欲试要争上一争的,比如爱新觉罗弘时,但是下场却非常凄惨,直接被雍正削除了宗籍。 雍正驾崩之后,爱新觉罗弘历便成为了大清朝的乾隆皇帝,而他一上位之后也确实非常有作为,将大清朝带向了另一个盛世。 这也证明了当时康熙、雍正两位皇帝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但是遗憾的是,乾隆虽然有所作为,但是却完全没有继承他爷爷的文韬武略、高瞻远瞩,更忘了他老子的兢兢业业、勤勉节俭,他如当年的李隆基一样,在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后就开始“不务正业”,甚至到最后弄的了一个晚节不保下场! 实在令人唏嘘,而自他之后的大清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直到辛亥革命将其彻底推翻,大清朝从此成为了历史书中的一篇。
51岁的雍正招马氏侍寝。是夜,马氏梳洗沐浴,坐着凤鸾春恩车,来到养心殿。雍侧躺在
【4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