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皮定均突然接到了刘伯承的来电,还没等他说话,对面的刘伯承愤怒的声音便传了过来“皮定均,这个日本俘虏是你亲自抓来的?这司令员你不用当了!”皮定均抓了日本俘虏刘伯承为何会如此愤怒呢? 皮定均将军是我国的俄开国将领之一,1955年毛主席亲自为其进封为中将。 然而这位共和国将领的成长之路却并不是一帆风顺,而引领他走向将军之路的便是刘伯承元帅。 1914年年仅13岁的皮定均便加入了红军部队,但是别看他年纪小,却敢打敢拼,因此在战斗中立下了不少战功。因为贡献突出,所以皮定均在军队中的职务也是一升再升,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3师特务团的团长。 此时日军集结了数万日军开始在抗日根据地内进行扫荡,而国民党方面也因为惧怕共产党队伍的不断壮大而将枪口对准了抗日根据地。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面临着两面夹击的困境。 为了解除危机,刘伯承下令让皮定均帅兵带兵前往武安地区迎击日军。对于皮定均这个爱将,刘伯承十分欣赏,但是也深知皮定均身上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性子太急,有些鲁莽! 为此,刘伯承不止一次的提醒皮定均一定要稳重,要谋定而后动切切不可冲动冒险。起初皮定均还将刘伯承的嘱咐放在心上。 一次,他趁着武安地区连着下了几天的大雨的时机,带着兵趁夜色偷偷摸进了一股日军的临时避雨的地方。 在外面潜伏了几个小时后,等日军都睡下了,他带着兵直接冲进屋内,将一部分还在睡梦中的鬼子杀死,而那些仓皇逃出屋去的鬼子也被皮定均安排在外面的战士迎头痛击,仅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三百多名鬼子丧命,仅有十几个人侥幸逃脱。 这一战让初到武安的我军战士们振奋不已,而皮定均却因为这一次胜利有些飘了,将刘伯承对他的提醒抛在了脑后。 不久之后,为了弄清楚武安城内的鬼子的情况,皮定均直接脱下军装换上了一套老百姓的衣服直接大摇大摆的进入了日本人和日伪军控制的武安城内,在里面逛了几个小时后,才买了一点东西又大摇大摆的走出了城。 当时皮定均在日军和日伪军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也有不少人见过他,可以说,皮定均此举是非常冒险的行为。 而在他出城后不久,日军方面就接到了他入城的消息派出部队出城追捕皮定均,好在他行动迅速,早早的躲进了山中,才躲过一劫。并且拿到了一份武安城内的详细地图。可以说这份地图是皮定均冒着生命危险才拿到的。 后来八路军也凭借着这份地图成功拿下了武安城。皮定均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可是当皮定均“单刀赴会”潜入武安城内的消息传到刘伯承的耳中时,刘伯承非常生气,严厉的批评他作为一团司令孤身冒险进入敌军腹地这是严重的失职行为,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还让皮定均写下了一份检讨书!可是,刘伯承没有想到,皮定均并没有吸取这一次的教训,没过多久就又犯了老毛病,这就直接导致我们开头提到的刘伯承怒斥皮定均的那一幕。也是这一次刘伯承的怒斥让皮定均彻底改掉了鲁莽行事的坏习惯。 当时,在我军队伍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是要想抓住一个日军俘虏比直接灭掉鬼子的一个营还要难,不仅仅是因为鬼子的战斗力强,最主要的是他们在被抓到时常常会自尽。 皮定均一听就表示很不服气,表示自己就不信邪,一定要亲手抓回来一个日本俘虏给大家看看。 于是皮定均让几个战士扮成了日伪军的样子,自己则扮成被俘虏的八路大摇大摆的来到了一个日军把守的火车站,一行人进入火车站后马上就引起了一个日本军官的注意,这名日本军官于是走过来想要了解一下情况,谁知刚一走近,就被皮定均等人给专注,并绑着他的手脚将其带了回来。 回来后,皮定均还洋洋得意的让人给刘伯承打电话报喜。刘伯承一听立刻火冒三丈,直接将电话打给了皮定均,也就出现了开头我们说道的场景。 皮定均一看刘伯承这一次是真的发怒了,在刘伯承的训斥中,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鲁莽行径,并发誓以后再也不会做这样的事。 自此之后,皮定均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横冲直撞的猛将,变成了有勇有谋的我军指挥官,更是在以后的解放战争中立下无数战功,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
1949年,宋庆龄在上海问道:“陈赓,你指挥的军队有多少人呢?”面对师母询问,陈
【3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