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的一天,一对穿着迷彩服、八十多岁的老夫妻相互扶着走进武汉工商银行,开口就要转账1,000万。 银行工作人员开始以为老人说错了,没太当回事,可是一查银行卡大惊失色,担心二老遇到诈骗阻止汇款,同时立刻报警。 2018年9月的一个上午,武汉工商银行走进一对80多岁的老人。 马旭和丈夫身着旧迷彩服,互相搀扶,步履缓慢。 他们开口就要转账1000万,银行柜员愣住了,以为听错。 柜员瞅了眼两位老人,衣服褪色,鞋子磨损,咋看也不像有巨款的人。 查了账户,余额果然吓人,卡里真有千万存款。 柜员心想,这怕不是遇到诈骗了? “老人家,麻烦稍等,大额转账得后台核实。 ”柜员一边拖延,一边悄悄报警。 警察很快赶到,担心两位老人被电信诈骗套路,耐心询问转账缘由。 马旭拉着警察的手,笑眯眯地讲起自己的故事。 她1933年出生在黑龙江木兰县,抗战后参军,成为新中国首位女空降兵。 部队培养让她成长为军事医学专家。 她和丈夫黄继光(非烈士同名)在军医领域钻研多年。 两人发明了空降兵充气护踝,申请专利后,收入源源不断打进卡里。 这笔钱成了他们账户的大头。 退休后,夫妇俩没闲着。 他们住军区大院,生活节俭,月入4万却花得不多。 空闲时,他们免费为贫困百姓看病,把军中学到的医术派上用场。 两人还发明了单兵高原供氧背心,造福高原部队。 专利费加上退休工资,账户里的钱越攒越多。 他们舍不得花,觉得留着总有用处。 马旭说,武汉金湖有套300平米的房子,本想改成卫生所,为附近百姓治病。 后来一合计,军区大院住了几十年,乡亲们都熟,搬走怕大家找不到他们。 房子卖了400万,钱存进账户。 马旭和丈夫商量,这些年家乡木兰县帮衬不多,想把钱捐回去,帮孩子读书,助家乡发展。 “警察同志,那1000万不是给骗子,300万捐给黑龙江教育局,建学校;700万给木兰县,修路盖楼。 ”马旭握着丈夫的手,眼神坚定。 警察听完,眼眶有点湿。 职责在身,他还是核查了对方账户,确认是木兰县教育局和政府的公开账户。 银行随后协助完成转账。 转完300万,马旭没停下。 她告诉柜员,卡里剩的700万也得转走,全捐给家乡。 柜员和警察忍不住鼓掌,敬佩这对老兵的赤诚。 马旭夫妇谢绝了警察的夸赞,核实完账户,他们慢慢走出银行,回到军区大院。 生活依旧简单,每天读书、锻炼,抽空给百姓看病。 他们拒绝了记者采访,不想生活被打扰。 马旭说:“我们就是普通百姓,能为家乡尽点心,挺满足的。 ”朴素的话语透着真诚。 马旭的故事传开,很多人被触动。 她18岁投身军营,80多岁还在为家乡奔波。 女空降兵的身份背后,是几十年的奉献和坚守。 夫妇俩的专利发明,护踝、供氧背心,解决了部队难题,至今惠及无数军人。 他们的医术没束之高阁,而是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 账户里的千万存款,来自专利和工资积累。 每分钱都干净,攒的过程却不轻松。 卖房捐款的决定,透着对家乡的深厚牵挂。 捐款后,他们没搬豪宅,没买奢侈品,依旧住大院,过清贫日子。 这种选择,折射出老兵对物质的淡泊和精神的追求。 马旭夫妇的故事,像一盏灯,照亮了很多人。 他们的迷彩服虽旧,心却滚烫。 1000万捐款,是对家乡的回馈,也是对初心的坚守。
2018年9月的一天,一对穿着迷彩服、八十多岁的老夫妻相互扶着走进武汉工商银行,
幻枫看趣事文化
2025-04-27 18:11:02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