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第47军军长黎原少将得知:“1位老首长被‘疏散’到长沙,马上坐飞机过

灵鹿踏花寻梦来 2025-04-29 18:58:38

1969年,第47军军长黎原少将得知:“1位老首长被‘疏散’到长沙,马上坐飞机过来。”不少干部避之不及,黎军长只好孤身前去迎接,秘书一路劝说:“您要保持距离啊。”黎军长怒斥:“你们真是忘恩负义啊!” 1969年,国内局势可以用“乱”来形容。文化大革命正搞得如火如荼,很多老干部、老将军都被打倒或者边缘化。叶剑英作为开国元帅,虽然地位高,但也没能完全躲过这场风暴。他被“疏散”到长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隔离。当时中央的政策让不少人噤若寒蝉,大家都怕跟这些“被疏散”的人扯上关系,免得自己也被牵连。这种环境下,干部们大多选择明哲保身,能躲就躲,能避就避。 可黎原不一样。他是第47军的军长,手握实权,按理说更应该小心谨慎,但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听说叶剑英到了长沙,他没犹豫,直接安排飞机就去了。这不是简单的一次迎接,而是冒着政治风险的举动。要知道,那时候跟“被疏散”的人走得太近,很容易被扣上“立场问题”的帽子,后果可能是仕途完蛋,甚至更糟。 黎原,湖南人,1917年出生,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功不少。1969年时,他已经是第47军的军长,算得上军中响当当的人物。他跟叶剑英的交情不算特别深,但叶剑英作为老一辈领导人,威望很高,黎原对他有种敬重。这敬重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从战争年代一路走来的军人情谊。黎原这人性格直,脾气火爆,做事不爱绕弯子,这点从他后来怒斥秘书也能看出来。 他当军长的时候,第47军驻扎在湖南,离长沙不远。叶剑英被“疏散”到长沙,对他来说就像老首长到了自家地盘。他可能觉得,不管上面怎么看,他都得去见一面,不然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这种想法在当时可不常见,毕竟大多数人都在观望,生怕踏错一步。 黎原决定去接叶剑英时,身边的人都劝他别去。秘书一路跟着,苦口婆心地说:“您得保持距离啊,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这话听着是为他好,其实也反映了当时的风气——谁也不想蹚浑水。可黎原不吃这套,他直接开骂:“你们真是忘恩负义啊!”这话不光是对秘书说的,更像是对那种冷漠世态的不满。 他没带大队人马,也没搞什么排场,就孤身去了机场。这细节挺有意思,说明他不是为了作秀,而是真心实意要去见老首长。政治风险他不是不知道,但军人出身的他,可能更看重情义和担当。到了机场,叶剑英看到黎原亲自来接,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一个被“疏散”的老帅,能有人冒着风险来迎接,这种温暖在那个年代太难得了。 黎原这一趟,不只是迎接那么简单,更是他个人品格的写照。他不是那种见风使舵的人,也不会为了保自己就忘了老战友。在他眼里,叶剑英不是被“疏散”的落魄元帅,而是曾经带兵打仗的老首长。这种忠诚不是嘴巴上说说,而是用行动证明的。 当时的政治环境里,忠诚这东西很稀缺。很多人嘴上喊着口号,实际上都在算计自己的得失。黎原却不玩这套,他敢做敢当,哪怕得罪人也在所不惜。他怒斥秘书那句“忘恩负义”,其实也骂出了很多人的心虚。那些躲着不敢见叶剑英的干部,未必不知道老首长的功劳,只是没胆子站出来罢了。 黎原迎接叶剑英的事,后来传开了。虽然当时没多少人敢公开议论,但这事在军中和老干部圈子里还是留下了痕迹。叶剑英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对黎原的评价很高,觉得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这事对黎原本人倒没带来什么麻烦,可能因为他军长身份够硬,也可能是上面觉得这事不值得大动干戈。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让后人看到了那个年代里的一种精神。政治斗争再乱,总还有人守着底线,不忘初心。黎原的举动,给叶剑英带去了安慰,也给后来的历史留下了一段值得回味的故事。

0 阅读:165

猜你喜欢

灵鹿踏花寻梦来

灵鹿踏花寻梦来

灵鹿踏花寻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