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物志,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北京城和城内的人民免于战火摧残,傅作义彻底丢掉了“华北剿总司令”的称号,成为了和平解放北平的有功之臣,后人更是称他为“和平将军”。
在北平和平解放的过程中,北平地下党功不可没。
1941年,刘仁为我党在华北敌占区城市的地下工作网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他的代号是“老头儿”,但当时他才32岁。
解放战争期间,北平地下党为我党送去了大量国民党驻平津部队的情报。为了不让千年古都毁于战火,根据中央指示,北平地下党开始为促进傅作义和平起义积极开展工作。
1948年春,刘仁提出要大胆利用傅作义身边的各种关系,尤其是“能跟傅作义说上话的人”。根据这一指示,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傅冬菊是傅作义的长女,1941年,傅冬菊跟随母亲来到重庆,进入南开中学读书。期间,她接受了进步革命思想,还经常与同学一起来到重庆的新华日报社,在与共产党人的交往中,傅冬菊受到了深刻影响。与此同时,每当父亲来到重庆时,她便向父亲讲国民党内贪腐成风的丑闻,然后又将自己看过的进步书刊放在父亲的书桌上。
虽然傅作义从未表达过自己的态度,但女儿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影响了他。
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傅冬菊更是在浓厚的革命氛围中逐渐坚定了自己的信仰。毕业后,傅冬菊成为了天津《大公报》的一名新闻记者。期间,她利用自己是傅作义女儿的身份,保护了一批进步同学。
1947年11月,傅冬菊正式被发展入党,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1948年5月前后,中央已经明确表示要争取傅作义。同年9月,傅冬菊刚上了火车准备返回天津时,北平地下党员李炳泉却找到她,向她交代了新的任务:
“天津来电话了,让你留在北平,以照顾你父亲的名义向组织提供他的思想动态。近日有人会找你接头。”
就这样,傅冬菊被调到了北平开展地下工作。但由于要“攻略”的对象是自己的父亲,傅冬菊情绪十分复杂。
这时,北平党委书记佘涤清在向她交代了接头事项后,又特意叮嘱她说:“你只需要记住自己是傅作义的女儿就行了。只有先做好女儿,才能够完成党交给你的任务。”
佘涤清的话给迷茫的傅冬菊指明了方向。就这样,她回到了父亲身边,仔细照顾着父亲的衣食起居,经常下厨为父亲做家乡菜,逗他开心,缓解他因工作带来的烦躁。当然,她也不忘自己的任务,认真观察着父亲的情绪变化和思想动向。
当傅冬菊与党的接头人见面后,她便事无巨细汇报父亲近期的思想状态和情绪变化。这一时期,北平地下党的情报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当天上午发生的事情,下午我党便能够知道。聂荣臻还曾表扬过他们的情报工作。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根据上级指示,傅冬菊开始向父亲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并劝他争取光明前途。傅作义也开始与女儿谈心,倾诉自己的顾虑和苦衷。这时,傅冬菊便趁机劝说父亲“与蒋介石划清界限”。
当然,傅作义一开始并没有完全倒向共产党,但随着天津解放,西逃绥远的路被堵死,加之傅作义本人思想上的变化和动摇,最终他还是迈出了和平起义这重要一步。
刘亚楼在总结平津战役胜利时,特别称赞了地下党的工作,指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不会这么快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
北平和平解放后,毛主席先后几次接见傅作义,对他和平起义的行为进行了高度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出任共和国第一任水利部长,此后,他在水利部长一职上一干就是23年,从54岁干到了77岁。
1950年6月,在毛主席“把黄河的事办好”这一号召下,傅作义和有关专家、工程人员多次前往黄河中下游勘察,研究治理措施。
当时,为了着重研究三门峡水库的问题,傅作义一行人顶着40度高温天气来到陕县,尽管大家都劝他休息一会儿,但年近花甲的傅作义却坚持按照原定计划视察,不肯停下来休息。傅作义一行人在陕县待了18天,期间,他跟大家同吃同住,不肯享受一点儿特权,整晚露宿在三门峡附近的沙滩上。
除了视察水利工程的进展情况外,傅作义还十分关心工人的生活情况,仔细了解他们的伙食问题,关心他们的住宿情况。
1957年4月,因连续多天赶赴各地工作,傅作义过度劳累突发心脏病病倒了。周总理得知后,立即从北京派去了专家抢救,病情稍微好转,他便提出继续工作,但在身边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强烈反对下才作罢。
1963年,河北平原发生洪灾,刚刚出院在家的傅作义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新闻后,急忙给前线防汛指挥部打去电话了解情况,后来,即便在家天天打电话也难以让他安心,他又提出要到抗洪一线去。
晚年的傅作义,生活简朴,穿着简单,体贴基层工作,关心群众生活,真正融入到了群众之中。在新中国水利电力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傅作义作出了巨大贡献,人民将永远铭记他。
1972年10月,傅作义因病情严重,辞去了水利部长一职。
1974年4月19日,傅作义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4月2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为傅作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追悼会由周总理主持,叶剑英元帅致辞。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纷纷送来花圈表示哀悼。
追悼会上,傅冬菊身穿一身黑色丧服,胳膊上缠着黑纱,神情肃穆,眼神中满是悲痛。她静静地站在一旁守护着父亲。
追悼会结束后,傅作义的骨灰被安放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新中国成立后,傅冬菊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继续着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时代变迁。
虽然傅冬菊是北平和平解放的功臣,但她却将这件事深埋于心底,从不以此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更不曾借此事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寻找便利和特殊待遇。
在她看来,她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情。
1982年,傅冬菊被借调至新华社香港分社,期间,她积极开展统战工作,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
1995年,傅冬菊从人民日报社离休,过上了平静、低调的晚年生活。但她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风格,对吃饭、穿衣没有什么要求。经常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钱捐赠给希望工程。
2007年7月2日,傅冬菊在北京逝世。这位曾经在北平和平解放中立下了不朽功劳,又在事后功成身退、不求名利的共产党员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虽然她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和伟大格局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参考资料:党史博览2015年2期、海外文摘2023年10期、领导文萃2011年10期、决策与信息200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