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物志,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
众所周知,许世友嗜酒如命,他享受的唯一一个“特权”便是军队为他定量特供的茅台酒。不过,将军可不是为了酒不要原则的人。
有一年,许世友在山东青岛参加会议。期间,他应邀来到一家啤酒厂参观。行程结束后,许世友坐车准备离开,但他突然发现车里不知何时多了两箱啤酒。
许世友急忙问道:“这两箱酒是怎么回事儿?”
随行的工作人员回答道:“首长,是啤酒厂的同志送给您的,让您尝一尝。”
许世友一听,当即沉下了脸,交代道:“不行,不能拿。赶紧搬下去送回。”
工作人员见首长已然生气,不敢再劝,急忙当着他的面将两箱啤酒搬了下去。这时,许世友的脸色才好看了点。
虽然能享受到茅台酒,但由于数量有限,根本不够他喝。至于招待上门的老友,就更不够了。为了“装一装脸面”,许世友每次喝完茅台后,便给空瓶子里装上普通的白酒。
虽然老友也能喝出来,但大家却十分默契,从来不戳破许世友的“小算盘”。因为能够从战争中一起活下来就已经很难得了,至于喝什么酒早已不重要了。
步入晚年后,许世友的身体情况也开始变得糟糕,保健护士多次提醒将军要少喝点酒,但却没有什么用。
1985年,许世友被诊断出患有肝癌,但他却执拗地不住院,直言“我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家里面。”
很快,许世友的病情便开始恶化,医生也向他下达了“禁酒令”。于是,家里的酒都被工作人员藏了起来,或者锁在柜子里。
对于喝了一辈子酒的许世友来说,戒酒就是在折磨自己。于是,割舍不下的许世友曾在肝部病情严重恶化,疼痛不已的情况下,还想办法搞了几瓶茅台酒,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躲在卫生间里喝。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在南京病逝。由于将军生前多次提出土葬,关于他丧事安排的报告最终被送到了邓小平处。
经过一番思量后,邓小平最终批准了许世友土葬的请求,并连用7个“特殊”对许世友的一生作了评价:
“许世友在60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1979年10月22日,许世友给自己的长子许光写去了一封信,在信中,他交代儿子给自己准备一口棺材:
“许光:
邮去现金伍拾圆整,用这笔钱给我买一口棺材。我死后不火化,要埋到家乡去,埋到父母身边,活着精忠报国,死了要孝敬父母。
我今年74岁了,身体很好,活到八九十岁,也只有十多年了,你们可以先作准备。
许世友
10月22日”
然而,许世友去世后,儿子为他准备的这口棺材却没有派上用场。因为许世友身体长胖,晚年更是全身水肿,他的遗体已经放不进去之前准备好的棺材了,必须重新制作新的棺材才能够安排下葬事宜。
这时,部队已经安排人在许世友老家的祖坟上挖开墓穴,一旦工程完成,就可以引灵柩下葬了。但新棺却迟迟没有下落。就在大家惊慌失措之际,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将军听说后,立即派人进入广西原始森林采伐到了珍贵的楠木。
金丝楠木不仅漂亮,还具有防腐、防虫的功能,十分适合用作棺材。但这也对制作金丝楠木棺材的匠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工难度相当大。
拿到木材后,尤太忠又派人四处打听能制作金丝楠木棺材的匠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家找到了年过七十的老匠人陈德才。
考虑到工期紧张和他的年纪,陈德才的儿子曾劝他不要接这个活儿,但陈德才在得知是为许世友将军制作棺材后,却态度坚决地表示:“这个活儿必须要干。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制作楠木棺材了。而且还是给许世友将军的,我一定要制作好。”
就这样,陈德才足不出户,待在家里加班加点制作这口棺材。这具棺材很重,需要八个壮汉才能够抬动。陈老师傅更绝的是,在制作棺材时竟然没有使用一根铁钉,而是采用了榫卯结构拼合而成,整副棺材严丝合缝,看不到一点儿缝隙。
11月9日凌晨,护送许世友灵柩的车队悄悄抵达许家洼,很快,一场秘密而隆重的葬礼完成了,许世友将军终于入土为安,他的坟茔紧紧挨着父母,坐落在一片青山绿树之中。
多年后,在各级政府和家乡人民的关心支持下,许家洼已经建成了许世友将军墓、将军故居、纪念广场等为主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因为将军爱喝酒,他的墓畔经常能够闻到浓浓的酒香。前来拜谒的人们总会带上一瓶许世友将军生前最爱喝的茅台酒,然后绕着坟墓浇上一圈酒,用这种方式寄托哀思。人来人往,将军的墓前已经整整齐齐地码放了上千个空的茅台酒瓶。
许世友将军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他的革命精神从未褪色,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为许世友将军制作棺材的陈德才老匠人一生中,只制作过两具金丝楠木棺材,一个便是给许世友的,另一口则安葬了一对夫妇,他们是廖仲恺和何香凝先生。
1905年,廖仲恺和何香凝夫妇协助孙中山建立中国同盟会,此后,无论局势如何,夫妇俩始终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
1924年,随着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蓬勃发展,廖仲恺深刻意识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运动的重要性,并十分支持国共两党的合作,积极支持工农运动。尤其在孙中山逝世后,他坚定不移地维护着国共两党合作。
然而,廖仲恺也因此被国民党右派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被暴徒刺杀,壮烈牺牲。
廖仲恺骤然逝世,给何香凝带来了巨大打击。但在料理完丈夫的丧事后,她化悲痛为力量,毅然决然地一头扎进了革命事业中,继续为丈夫未竟的事业奋斗。
1972年9月1日,何香凝在北京病逝,临终前,她提出要与廖仲恺“生同衾,死同穴”。他们因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多次历经生死,感情深厚,他们不仅仅是一对普通的夫妻,更是同志、战友。
廖仲恺去世后,何香凝在处理后事时,便在丈夫的墓中提前给自己预留下了位置。因此,何香凝逝世后,周总理特地指示,成立一个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何香凝与廖仲恺合葬的事宜。
9月5日下午,追悼大会结束后,何香凝的灵柩被运往南京与廖仲恺合葬。护送灵柩的人有邓颖超、李金德等人以及何香凝的家属。
9月6日,许世友、彭冲等人亲自在南京站迎接并一同护送至廖仲恺墓,当天下午,墓地里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何香凝和丈夫廖仲恺安葬在了一起。碑文也改为“廖仲恺何香凝之墓”。
虽然廖仲恺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但他的思想、他的实际行动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真正的爱国榜样,他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永远被人民敬仰和缅怀。
而在廖仲恺短暂的战斗的一生中,何香凝给予了无条件的、坚定的支持。在丈夫死后,她又继续奋斗,她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是妇女运动的领袖。
向廖仲恺和何香凝致敬。
参考资料:《文史精华》、饮食保健2016年24期、河南电力2010年7期 、《人生与伴侣》、凤凰资讯报2014年33期、档案与建设订2012年11期、文史春秋2014年11期、北广人物2018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