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今天呢,胖胖聊聊佛系。
这个词胖胖觉得挺难用几句话解释清楚,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平常心的状态。
如果说“躺平”和“内卷”是两种极端,那么佛系心态就像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选择。
很多人误以为佛系就是不思进取,但胖胖认为,走到这个极端就又二极化了。
现在社会里很多人都在拼命“卷”,都想着出人头地,恨不得天天当第一。
但胖胖觉得,佛系其实是一种更平和的态度,它倡导的是专注于当下,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而不是整天跟别人比个你死我活。
佛系并不是鼓励你一辈子没有追求,也不是让你每天都打了鸡血似的在职场冲锋。
胖胖反而认为,佛系是一种不焦虑的专注,一种踏实而忘我地追求自己目标的生活态度。
这种心态允许你立志向,有梦想,有目标,但在追求的过程中,得用普通人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
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一开始你可能不会立刻达到理想的高度,甚至可能显得很平凡,但你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最终会变得更优秀。
而不是一上来就想着要轰轰烈烈,一鸣惊人,也不是觉得自己“卷不过别人”就干脆放弃,躺平不干了。
太急功近利的心态,往往要么过于积极,要么过于消极,佛系则是一种平衡的选择。
它提倡你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同时保持放松。
当你发现别人比你强时,就是我接受你现在比我强,但这只是暂时的。
我会通过每天的努力,慢慢改变现状。
佛系不是懒惰或逃避,而是一种接受现实、脚踏实地谋求一点点机会改变的方法。
成功只剩下一个标准:卷
现在这两年关于“内卷”和“躺平”的讨论特别火,已经成了互联网的一个热门话题。
大家越来越发现,社会的分层正变得越来越僵固,普通人无论怎么拼尽全力,哪怕占据了别人的生存空间,最多也只能获得一丁点微不足道的优势。
这种现实下,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举个例子,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理想状态下,人们应该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找到合适的位置,安然生活。
但如今,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和评价标准都变得异常单一,成功只剩下一个标准:卷。
于是,大家只能在这种“白热化”的竞争中不断前行,没有喘息的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打工人普遍感到不快乐,甚至网上有段子说,打工人的怨气比“阿飘”还要重。
这种单一的竞争模式,不仅压垮了个体,也让许多本该有选择和多样性的生活方式被抹平。
人们不再去追寻适合自己的路,而是陷入了一种只能“卷”下去的恶性循环,内心的焦虑和无奈就会与日俱增。
社会评判标准很单一
说实话,现在的社会评判标准很单一,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通常只看他的工资、工作职位、收入多少,地位多高,以及是否为家庭和家族带来所谓的“荣耀”。
这种“成功”的定义前提,就是你必须是个“不普通”的人,但是我们就是普通人啊,然后普通,反而成了被鄙视的标签。
这种思维模式渗透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像胖胖身边就有一个例子:
一个朋友在小城市里送外卖,每月收入稳定在五六千,甚至有时候能到七八千。
按当地生活水平来看,这个收入完全说得过去了。当他去相亲时,对方家里却看不上他,认为送外卖不体面,而反倒觉得自己月入三千的文员女儿更有“档次”。
明明收入更高,却因为工作性质被贴上了“低端”的标签,被各种挑剔和嫌弃。
这就是问题所在:
为什么我们无法接受彼此都只是普通人?
既然接受了自己普通的现实,就不该用“不普通”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像现在做外卖员、扫大街、收破烂、干工地活,这些职业在社会主流眼中往往被打上“低端”的标签,被分成所谓的“三六九等”,什么上九流,下九流。
但这样的标签化、固化,真的公平吗?
胖胖之前就认识一位公司打扫卫生的阿姨,湖南人,只是做最基础的保洁工作。
业余呢,陆续接了许多菜市场的清洁活儿。
后来,活多了,带起了自己的老乡队伍,从单打独斗变成了“包工头”,月入三四万。
那其实,任何行业都有规则和门道,能看清这其中规律的人,你即便是“普通”岗位,也能找到其中属于自己的突破口。
短视频中的幻象
你像现实中很多人陷入了短视频营造的幻象,看到的是月入百万、豪车豪宅,好像每个人都是挺厉害的。
实际上,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有多少是包装的人设,有多少是掩盖了多少普通人真实的困境。
胖胖是觉得,还是得先认清现实,接受自己的普通,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你像我上学时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有些同学开着豪车来上学,而我们普通人只能骑着自行车。
那人家从一开始就有着我们没有的先天优势。
你可以不服气,但得先承认这个差距的存在。
即便后来我自己也努力赚钱,做小生意,但有些天生的起跑线差距,不是我们普通人一朝一夕就能跨越的。
社会主流的评价标准把我们引向了一个单一的价值体系,过度追求“出人头地”,而忽视了普通人也有不同的发展方式。
那其实,并不是要执着于“出人头地”,非要做个“天选之子”才能找到幸福和成就感。
社会定义了成功的标准
胖胖觉得现在很多教育,一些短视频灌输的成功学,实际上是在教人们追求一种单一的成功模式:高薪、高地位、显赫的社会身份。
所谓的“成功学”定义了成功的标准,好像就只有金钱、地位和社会认可才是真正的成就。
那这种是完全和“佛系”“平常心”与之完全相反,佛系其实它帮助我们对抗那种病态的内卷意识。
现实中,确实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卷王”,他们在小环境里可能表现得非常突出,像是井里最强的那条鱼。
但是,放眼更大的环境呢?
如果你从小井到了江河,甚至是大海,你还会是那条最厉害的鱼吗?
当“卷王”们发现自己在更大的舞台上竞争不过其他人时,往往会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
这时,心态的调整就显得至关重要。
曾经习惯于做“卷王”的人,很可能无法接受自己突然变成普通人的现实。
他们往往会容易陷入极端的情绪中,因为长久以来,他们一直以“胜利者”的姿态自居,认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卷赢别人。
但当现实打脸时,这种落差感会让他们痛苦不堪。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修炼一种“佛系”心态,学会在不同环境中接受自我,接纳自己从卷王变为普通人的过程。
说到底,人生不可能永远都在某一个领域最顶尖。
无论你多努力,总有比你更强的人存在。
那,当你发现比不过别人时,是选择放弃吗?
其实不是。
这恰恰是自我接纳和自我成长的一部分。
你必须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如别人,但这并不代表你无法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
如果你总是以“不普通”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每天都想着如何超越别人,那最终你会发现,有些竞争是无止境的,总有人比你更强,最终你会陷入痛苦和焦虑中。
接受别人定义的成功是对自己生命的敷衍
活着并不需要每天都去攀比和竞争。
你普普通通、健健康康地度过每一天,本质上并不代表碌碌无为。
即便你每天都在奋斗,金字塔顶端的位置也是有限,不是每个人都能爬到顶尖的。
那如果你没法爬到顶端,难道就不值得好好生活了吗?当然不是。
所以为什么不能放松心态,享受爬山的过程?
爬到半山腰也许就是一种成就,沿途的风景同样值得欣赏。
说不定你一路走走看看,反倒遇见了意想不到的转机呢?
现实生活评判标准中定义的成功,其实是运气、努力、天赋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是,我们不一定要接受别人定义的成功,按照别人定义的一切去走其实是对自己生命的敷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享受当下的每一刻,很多时候,越刻意追求的东西越难得到,有时候,越不刻意,反倒“无心插柳柳成荫”。
与其被社会定义的标签困住,不如在属于自己喜欢擅长的领域中做好每一步。
被定义的,从来不是绝对的。
要定义的,它应该是自己对自己生活的掌控与满意,不是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