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陈炳锡被押到殡仪馆,抬进死刑执行车,行刑过程中表情镇定

历史潮河 2023-02-27 09:27:35

1992年,云南平远街大规模武装扫毒,大大小小的毒贩被一锅端了。然而即使是这样,平远街的扫毒,也没能让谭晓林、陈炳锡、刘招华收手。甚至在掌握了制毒技术之后,陈炳锡与刘招华更为疯狂的制造大量毒品,以至于警方查获时高达12.36 吨......并由此引发了潮汕地区的制贩冰毒潮,为陆丰中国制毒第一村的诞生埋下伏笔。

今天便来说说这位“冰毒之王”的覆灭史,陈炳锡,1956年生于广东普宁。自幼丧父,与母亲、哥哥相依为命,他与哥哥年纪尚小。母亲是个弱女子,还身患疾病,家庭条件十分艰苦。经常是饱一顿饿一顿,衣服上总有着补丁,连初中都没读完就辍学了。也正是因为从小尝够了贫穷的滋味,长大之后的陈炳锡,对金钱有着疯狂的痴迷。

原本,他做的还是正经生意,承包了村办企业斗笠厂和服装厂。当时普宁的发展已经很好,他乘着时代的帆船大赚一笔,在普宁市区买了两层民宅、两个商铺。光靠租金,也能过上不错的生活,可是人心总是得陇望蜀的。陈炳锡不满足,接触到毒品这项一本万利的“生意”后,一发不可收拾。起初贩卖的是海洛因,数量不大,只能说是个小毒枭。

直到1998年,刘招华潜逃至普宁,带着自己的技术登门拜访。刘招华精通化学,靠着几本资料书,提炼出了纯度高达95%的冰毒。不过因为警方的围捕,他的工厂被查,身无分文。巧的是,陈炳锡有钱,却没有制毒技术。两人一拍即合,狼狈为奸,开始大规模制毒、贩毒。制作的量十分惊人,一次就几百公斤,以至于流出的污水毒死了一池塘鱼。

只好把工厂从广东普宁转去宁夏银川,1999年1月至10月,10个月的时间生产出了至少12.36吨。这个数字,还是根据查获所得,事实上还有一些可能在查获之前售出。可笑的是,陈炳锡一面制毒贩毒,一面烧香拜佛来赎罪。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附近寺庙,对寺庙的捐资也是十分慷慨。比如说兴德寺,他给了8000元,他的妻子给了8000元。

但烧香拜佛算什么赎罪,真正的赎罪,应该是他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一天最后还是来了,1999年11月4日,警方在查谭晓林团伙的过程中一并查出了陈炳锡、刘招华。刘招华在老家被捕,陈炳锡提前外逃,从广西到越南再到泰国。他逃又能逃得了多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陈炳锡最终还是暴露了。2003年,他联系陈俊山,让陈俊山打1200万元给他。

殊不知陈俊山一直处在警方监视下,由此,泰国警方顺着线索将陈炳锡及其妻子陈宝玉抓捕归案。2003年11月4日,经过沟通,陈炳锡被泰国警方移交给广东省公安机关。事已至此,他不知是毫不悔改,还是破罐子破摔。在面对公安询问时,狂妄的声称:“我是世界头号冰毒大王!”头号冰毒大王又如何,他的好日子到头了,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出人意料,他铤而走险贩毒,不知害得多少家庭家破人亡。都没有一丝心软,但在面对妻子时,陈炳锡又显示出了少有的柔情。“我老婆没有男人的头脑和经验,什么都不懂。”“她平时除了种田,只负责5个孩子的饮食起居,没有参与我的生意。”眼见推脱不掉,把所有的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一再强调给刘招华的钱都是让罗建光转交的。

可此时再说这些未免晚了,从他决定走上贩毒、制毒之路开始,就应该知道一旦事发会牵连家人。而根据种种证据,表明陈宝玉并不是一个农妇那么简单,她很清楚丈夫与刘招华的所作所为。或许是为了利益,或许是为了丈夫,她选择包庇并协助。最终,陈炳锡与陈宝玉均被认定犯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骗取出境证件罪、偷越国境罪。

2006年12月4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陈炳锡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陈宝玉有期徒刑十一年,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09年1月9日上午9时许,在被押上死刑执行车前,陈炳锡与亲属见了最后一面。他希望三个子女能吸取教训,反复告诫:“在外面不要乱来,挣钱不可强求,千万不要乱来。”

显然,生命的尽头,这位“冰毒之王”也后悔万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些错犯了还有重来的机会,有些错犯了,却再也没有重来的机会。

很不巧,陈炳锡属于后者,他最终为了几年的富贵丢了性命。

《2009年陈炳锡被押到殡仪馆,抬进死刑执行车,行刑过程中表情镇定》文中案例源自新闻报道/裁判文书,当事人系化名;图片皆(部分)为网图,与案无关;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2 阅读:46

历史潮河

简介:纵览中华千年史,笑谈古今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