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纹|闲来品瓜味,始觉秋眠长

仓巴鹿人 2022-11-30 19:37:23

珐琅彩兰花纹折腹锡壶承摄影| 李冉 @仓巴鹿人

南瓜,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很多人甚至对它抱有一种亲切的情感,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也经常会有它的存在。

然而当它作为纹饰题材被保留在器物中时,又会有怎样令人欣喜的转变呢?

南瓜壶摄影| 李冉@仓巴鹿人

南瓜,纹饰元素的“青年”

在作为纹饰出现在艺术品中的历史,南瓜相较于其他元素来说更为短暂,究其原因,自然要从南瓜的生长史开始讲起。

南瓜原产于南美洲,已有9千年的栽培史,哥伦布将其带回欧洲,以后被葡萄牙引种到日本、印尼、菲律宾等地,明代开始进入中国。

宜兴窑紫砂倭瓜式罐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二月下种,宜沙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余丈……其子如冬瓜子,其肉厚色黄,不可生食,惟去皮瓤瀹,味如山药,同猪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

所以南瓜真正意义上的兴起其实到清朝才开始。

但是也有一种记载:元代贾铭在《饮食须知》中也曾提到“南瓜”,他说:“南瓜,味甘,性温,多食发脚气黄疸。同羊肉食,令人气壅。忌与猪肝、赤豆、荞麦面同食。”

南瓜壶摄影| 李冉@仓巴鹿人

但此时哥伦布尚未发现美洲大陆,而中国亦未发现南瓜的其他野生种,因此书中“南瓜”绝非今天我们所说的南瓜,而是其他的瓜类植物。

当然,甚至南瓜这个名称的来历也是一波三折。

堆彩南瓜纹盒

光绪之前甚少见“南瓜”之说,多以“番瓜”“翻瓜”“蕃瓜”“房瓜”“窝瓜”称之,一方面是说它来自海外,一方面是说它体量巨大,此外还有“金瓜”一说,因为它色泽金黄,且有药用价值。鸦片泛滥时,南瓜常被用作药物,以治疗烟瘾。

南瓜传入中国有多条路径,但以广东、福建、浙江为最早。中国人初期误以为南瓜来自日本,故名之为“倭瓜”,因日本在中国之东,所以又称南瓜为“东瓜”,此外还有进一步误会为产自朝鲜半岛,名之曰“高丽瓜”。

嘉庆款绿地粉彩瓜蝶纹坛

而日本人则以为南瓜来自中国,所以称它为“唐茄子”(当时日本人将中国产品概称为唐物)。到了清代中后期,中国南方南瓜沿大运河向北移栽,特别是山东,成了北方南瓜种植重镇,人们开始意识到此瓜应自南来,“南瓜”之称开始流行。

既然南瓜在民间如此流行,那么将它作为艺术元素进行创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南瓜壶摄影| 李冉@仓巴鹿人

南瓜,雅趣之物

民间把瓜视为吉样物。在中国传统纹样中,一般多以南瓜或甜瓜入画。

南瓜和葫芦一样,具有结实、籽多,其蔓卧地而生,绵长不断,由此被视为吉祥物。《诗经·大雅》云: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子土沮漆。” 《疏》曰: “大者曰瓜,小者曰瓞。”

瓜寓意绵绵不绝,子孙繁衍兴盛,而组合在吉祥纹样中,如:天长地久多为天竹、南瓜的纹图;天地长春为天竹、南瓜、长春花的纹图;世代绵长是瓜的纹图;瓜瓞绵绵是瓜和蝴蝶的纹图。

齐璜南瓜螳螂镜心

这些纹图常用在家具、建筑、画稿及瓷器等上面,其寓意也多和南瓜套用,后来紫砂茶器兴起,南瓜形的茶器也开始进入茶客的视野,十分可爱。

在东西方的文化中,南瓜都有很特别的寓意。

鸣远南瓜壶摄影| 李冉@仓巴鹿人

中国江南区,每逢立春家家吃南瓜,以示迎春。一些文人雅士在快要成熟的小巧“桃南瓜”表皮刻上诗文或图案,随着瓜的成熟,瓜皮上便留下了美丽的图画和诗文,把它搁置于案头,可增添生活情趣。

在西方许多国家,每年十月三十一日的万圣节(Halloween)上,人们用南瓜雕空成一盏盏精美的南瓜灯笼,用它来祛邪避鬼,欢度节日。

德化窑白釉瓜棱小壶

“闲来品瓜味,始觉秋眠长”

南瓜的成熟,预示着秋季的到来。

春种秋收,收获满满,所有一切的付出都在此刻得到了满足。五谷丰登、子嗣昌盛,这是一种质朴的期盼和感受。

嘉庆款青玉瓜棱纹牛头流执壶

我站在日光柔和的地方,思绪和归巢的云雀一起在云霞中纷飞,这是我记忆中田野的黄昏,瘦竹倚着陶瓶,清茶徜徉在安稳的壶里。金龟子停落在南瓜枯黄的藤蔓上,缠绕着沉默的歌声

现世安稳,如此而已。

主编/仓巴鹿人撰文/阿森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0 阅读:8